2021年端午节前夕,富德生命人寿广西分公司的“小海豚计划”志愿者们再次来到贵港市中里乡供台小学,看望进入公司一对一帮扶系统的5名困境儿童。在这些孩子当中,覃小新(化名)无疑是让人心疼挂念的。
扶贫扶出来的家
覃小新的家到底是什么样子?
她家所在的村是贵港中里乡陈轩村,据村支书黄作宾介绍,在其2014年刚来这里当村干部的时候,小新一家住在年久失修的祖屋,屋顶上盆大的窟窿比比皆是,刮风漏风,下雨漏雨。那时她才4岁,父亲多病,母亲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哥哥。当时黄作宾看到小新拿着干树枝在土灶上生火做饭,炊烟把屋里熏得黢黑。
“没电、没水、没燃气,没有像样的家具……几乎什么都没有,一家人过得很艰苦。”黄作宾说道。2015年覃小新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后,母亲被收治在当地福利院,只剩她和哥哥相依为命。作为当地的建档立卡特别困难户,小新和哥哥只能靠政府低保补贴和社会资助维持生活。
在当地政府和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小新家被推倒重建,新的床、被褥、电风扇、桌椅陆陆续续添置进来,一栋砖砌的平房拔地而起。黄作宾像监工似的,一天天看着房子慢慢建起来,悬着的心才放下,他在总结中写道:“小新家幸福的生活开始了。”
一对一帮扶建立爱的桥梁
“小海豚计划”志愿者周颖是在与中里乡供台小学的校长交流时,了解到小新的情况的。
据周颖了解,小新的哥哥读寄宿制初中,她平时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洗衣、上学,黄作宾每周会给她送一次菜,她的监护人——一位远房亲戚每周也会从2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过来给她送点食物。看到小新把一件成人款的T恤当作连衣裙穿了多年,周颖意识到,她所需要的帮扶,不仅仅是解决温饱的住宿,送点米、油等生活物资实在难以满足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亲情缺失的农村小女孩最需要的是什么?或许需要亲人般爱的陪伴,需要更多来自外界的知识,需要有人在成长路上进行引导。
因此,今年5月份,周颖在跟黄作宾核实情况、确认小新的需求之后,就把小新的情况上传到了“小海豚计划”一对一帮扶系统中。远在深圳的志愿者张秋白知晓情况后,当即在系统中认领帮扶了小新。根据小新的实际需求,张秋白每年帮扶2400元的学杂费、生活费,还托广西分公司带去了课外书籍和零食。“目前刚和小新建立联系,希望在后续能够给她一些心理辅导和成长建议。”张秋白说。
这次周颖带着张秋白的爱心物资来到小新家。“小新,深圳有一位阿姨知道了你的情况,非常关心你。她委托我们给你带来了生活费,还有一套书和一些零食。你喜欢看书吗?”
“喜欢啊!”小新一边回答,一边打开了装书的大纸箱,看到里面十多本整整齐齐崭新的图书,小新激动地说:“谢谢叔叔阿姨对我的帮助,我会好好学习的。”
一股奋进的力量
和覃小新拥有相似的家庭情况还有一个女孩,父亲年迈,母亲也有些精神失常,她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如今这个女孩也成为“小海豚计划”一对一的帮扶对象之一。此次得到志愿者一对一帮扶的共有5名儿童,均是当地建档立卡的低保户。
为了寻找这些困境儿童,志愿者们从市区出发,通常要经过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儿童地,扛起大包小包的捐赠物资,在老师、校长或者村支书的带领下,一家一户对困境儿童进行走访。只有亲身感受到贫穷,才知奋进的力量。孩子们或许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在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们可以把握自己今后的人生,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小海豚计划”志愿者们今年6月再次来到贵港市中里乡供台小学,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孩子们还记得,去年就是这些志愿者叔叔阿姨为他们带来了小海豚温暖包,以及意外保险等爱心礼物。志愿者们还扮成小海豚玩偶人和孩子们一起互动,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收获满满的欢乐。校园里不少同学都背着“小海豚计划”捐赠的书包,放学后孩子们三三两两走回家,成为村里靓丽的风景线。蓝色的小书包装载着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也装着志愿者们的关心与爱。
“小海豚计划”是富德生命人寿从2013年开始打造的一项长期、持续的公益工程,每年通过物资帮助、保险保障、心理帮扶的多样化组合形式,给予5—12岁学龄儿童温暖及关爱。截至2021年6月,已有逾10.5万名儿童受益,其中有475名像小新这样的困境儿童得到了856位志愿者一对一持续的帮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