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央行强调,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来看看这次降准有哪些重要信号。
1、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2、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3、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4、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央行历次降准后沪指怎么走?
央行宣布降准之后,A50一度拉升,不过随后就冲高回落。
国泰君安分析称,当前提降准?五点原因,“防风险”是核心。1)2022年上半年是房企债到期高峰,降准可对冲信用风险压力。2)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保市场主体。3)当前资金面不紧,但MLF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占用了银行过多质押资产,增加负债端成本,降准可以补充流动性和进行MLF置换,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4)绕开宽货币的宽信用效果可能不及预期,降准间接帮助银行支持制造业和减碳企业。5)财政周期处于发力上行期,仍需补充资金。
未来货币政策节奏会发生改变吗?
国泰君安分析称“宽货币”仍有掣肘,2022年社融“先上后下”将更为确定。
1)短期内“宽货币”面临两大制约,一是CPI短期冲高而PPI又维持高位;二是债市“滚隔夜”上升过快。
2)复盘历史,信用事件后,流动性通常在短期内(1-2个季度)适度加码支持,但不会全面转松。大幅转松仍需要信用风险发酵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3)降准之后,“稳信贷”更可能实现,2022年信用中性偏宽,社融“先上后下”更为确定。历次降准都有效支持了银行信贷投放中的按揭贷款和开发贷,预计后续正常涉房贷款将会有所恢复。结构性的再贷款与配合财政周期反弹的基建类贷款,也都将有所投放。
降准落地,市场何去何从?对标过往,股债短期均有支撑,股更为利好。对债券而言,短期受益于降准信号,长端利率常下行,但在宽信用发酵过程中,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