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其在位45年,其中有20多年深居后宫,痴迷炼丹成仙,奇葩而又相当有个性,嘉靖皇帝的个性决定了他日后的所作所为,早在即位之初,大臣们便领略了嘉靖皇帝的个性脾气,正德十六年,明武宗离奇死亡,由于年纪尚小,平时又痴迷吃喝玩乐,死后竟没有留下子嗣,这让大明王朝顿时陷入了夺权危局中,处理不慎将造成权力真空,必然引起祸乱,大臣们急的团团转,关键时刻,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一般来说,一个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突然接到进京登基的消息,心情不说像范进中举一样高兴地抓狂,起码会兴冲冲地连夜赶到,还得多安排几个保镖,可朱厚熜这位大爷却慢慢悠悠,似乎这件事根本和他无关,内阁这群大臣们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朱厚熜盼来了,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盼来却是一个刺儿头。
朱厚熜在入宫之前便给了礼部官员一个下马威,礼部认为朱厚熜应该按照皇太子的礼仪由东华门入紫禁城,先到文华殿追认皇太子的身份,再继承皇位,而朱厚熜却坚持:
“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老子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当皇太子的!
这下双方僵持不下,礼部认为朱厚熜应该老实点,毕竟皇位还没坐上,而朱厚熜却坚持不由东华门进紫禁城,如果实在不行,这个皇帝自己不当了,你们爱找谁找谁!这下该朝廷的官员们慌了,继承皇帝大位是杨廷和和皇太后商量好的,怎么可能说变就变,再说这位大爷临时变卦,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最终此次抗争以朱厚熜的胜利而结束!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后来朱厚熜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不仅有聪明的才智更有不凡的权谋和手腕,也正是因此,嘉靖皇帝成为了明朝三百年历史中除了朱元璋之外最难伺候的主儿。
如此有个性的皇帝最容不下的就是有个性的臣下,因此嘉靖皇帝一生最恨两个人,一个是骂自己的海瑞,一个是和自己过不去的杨慎。
对于海瑞,嘉靖皇帝是又恨又敬又怕,因为海瑞骂得都对,但嘉靖皇帝的脾气绝对不允许自己向海瑞低头,因此嘉靖皇帝虽欣赏海瑞但却不重用海瑞。
而对于杨慎,嘉靖皇帝的情感没那么复杂,就四个字:恨之入骨!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嘉靖皇帝和杨慎翻脸的呢?
这就要从明朝的一个著名事件大礼仪之争说起,嘉靖皇帝即位后,他不满足于自己当皇帝,或许是刚入宫时那帮礼部的人给自己提了醒,自己如果不为自己的皇位正名,那么后人很有可能认为自己是正德皇帝的皇太子,这样一来辈份儿就乱了,况且自己现在已经是皇帝了,给自己的爹追谥个皇帝应该不过分吧!
嘉靖皇帝想得很美好,可他万万没想到,他遇到了天底下骨头最硬的一群言官,而由此激发的矛盾竟然震动天下。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但言官有言官的规矩!您可以下令斩了我们的头,但砍不动我们的骨气,明朝的言官就是这么硬!
于是在首辅杨廷和的带领下,反对的奏章一封接一封飞向了嘉靖皇帝的龙案,嘉靖皇帝也由开始的愤怒变为了后来的恐慌,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皇帝竟然说话不好使,找了半天原因,嘉靖皇帝固执的认为肯定有人在后面串联捣鬼,而这个人就是杨廷和!
于是为了解决杨廷和,嘉靖皇帝展现了他权谋手腕的一面,最终的结果让嘉靖皇帝十分满意,杨廷和辞职回家。
这下总该消停了吧?
嘉靖皇帝万万没想到此事才刚刚开始。
杨廷和刚刚退休,嘉靖皇帝就迫不及待地赶紧把追谥亲爹的事儿给办了,正当嘉靖喜滋滋地准备为亲爹正名的时候,突然发现又有一个人拦在了自己面前。
这个人就是给嘉靖皇帝造成一生心理阴影的杨慎,他是杨廷和的儿子。
杨慎和嘉靖皇帝斗法也是憋着一口气,这不仅事关皇帝的家事,更关系到天下的礼仪和读书人的骨气,他义不容辞的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护礼”的大旗。
紧接着杨慎和同年的进士王元化召集了200多名朝廷官员,并喊出了一个相当提气的口号: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注意,这个口号提得很有意思,可以这样解读:我们这群读书人是国家供养的,并不是你皇帝一人供养的,所以你错了,我们就得跟你干到底,这是对国家负责!
震动历史的大礼仪之争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这200多号人跟哭丧似的一起到左顺门嚎啕大哭,对嘉靖皇帝的僭越行为和蛮不讲理表示严重抗议!一阵阵的哭声让嘉靖皇帝听的心里发毛,不知道的还以为新皇帝又驾崩了。
嘉靖皇帝开始派人劝,可没啥作用,最终嘉靖皇帝终于暴怒了,他下令如果再不走,就准备当场廷杖,可嘉靖皇帝万万没想到,不下这道命令还好,下完这道命令后,很多本来没想闹事的官员也忙不迭地跑过来跪下一起哭,对于嘉靖皇帝来说,这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抗议,而对于文人来说,这是一次名留青史的好机会。
廷杖的结果是,当场被打死16个,杨慎也被打得皮开肉绽,这对于文人来说是巨大的侮辱,自古有言:士可杀不可辱。嘉靖皇帝非要尝试挑战一下这条读书人心中的丰碑,那么就和你死磕到底了!
十天之后,杨慎拖着病体联合了6位大臣继续在朝堂上哭,嘉靖皇帝实在是太烦了,一气之下就把杨慎等人流放到了边疆,而杨慎的所流放的地区是云南的永昌卫,和缅甸交界,可见嘉靖皇帝确实是不准备看见杨慎了,更不愿让他活着回去了。
此地离京城5000里,而且偏僻荒芜,由于性格刚直,得罪人太多,一路上车马劳顿,不仅要风餐露宿还得时刻提防刺客的毒药和暗杀,但杨慎竟然坚强的活了下来。或许杨慎并不知道此一去,便是35年。
嘉靖皇帝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杨慎,在其统治的45年间,曾有6次大赦天下,但是每次都不忘将杨慎点出来,坚决不赦免,可见嘉靖皇帝对其恨之入骨。
除此之外,嘉靖皇帝还动不动询问杨慎的情况,当然杨慎的人缘还是不错的,每当嘉靖皇帝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臣们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说杨慎在云南过的相当不好,不仅“老病”,而且缺衣少食,嘉靖皇帝这才露出胜利者的微笑。
嘉靖二十八年,此时的杨慎已经60岁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了,经历了流放24年的风风雨雨,此时的他心愿非常简单,回家看看。
按照《大明律》,年满60岁的服刑人员可以赎身返家,但是没有哪个官员敢受理杨慎的诉求。杨慎年近七旬时,在云南当地官员的默许下,到离故乡四川新都较近的泸州友人处小住。不料此事被巡抚知道了,巡抚怕皇帝降罪,忙派人将杨慎押回永昌。
杨慎悲从中来,长歌当哭,写下一首痛人心扉的《病中感怀》:
七十余生已白头,
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山叟,
重到翻为滇海囚。
杨慎最终也没有回到他日思夜想的故乡。
嘉靖三十八年,71岁的杨慎在永昌病逝,距他被流放已整整35年。
离世前不久的一天,他回首自己荣辱浮沉、颠沛流离的人生,写下了那阙《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