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谈到四川大凉山的“悬崖村”。今年两会上,来自四川的益西达瓦委员向总书记汇报,昔日悬崖村赖以通往外界的藤梯,已经变成了钢梯。对生活在那里的村民而言,拥有一架稳固安全的钢梯才是真实确定的幸福。
悬崖村村民的生活一定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藤梯变钢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大程度上兑现了,这一定会鼓舞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所做的工作报告中,有这么一组数据:2021年我国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持续处于低位,占全部刑事案件比重稳步下降,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很多数据,我们都希望越高越好,但就是这组持续下降的数据,让我们深夜外出撸串而不必担忧,这也是对生活的信心。
“两高”报告给出了很多宏观数据,但我对一些细节的印象却格外深。比如最高检的报告中提到一件事,文身容易感染,难以复原,将来就业也会受到限制,但是一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因为一时冲动去文身,让家长很无奈。因此江苏、浙江等地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来推动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两高”报告中专门拿出两行字来讨论文身这种事,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我觉得这恰恰显示了这几年来司法机关的一个风向,就是积极主动介入群众热议的难点痛点问题,及时回应舆论关切的司法话题。青少年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家长和学校的直接责任最大,但在他们能力之外的,就需要司法机关以及行政部门的配合。从这个角度说,防止未成年人一时冲动而文身,就不是一个小事。检察综合保护让孩子们更好成长,就是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桩具体而“接地气”的行动。
作为一个爱刷视频的人,我特别爱看一类法治节目。比如某些蛮横的乘客在高铁上霸座,口出不逊,最后被乘警带走。再比如有些人霸占着别人的房子,虽然法院已经明确判决产权归属,但他们就是不还,最后被强制执行抬出房去。评论区很多人留言说看完特别“爽”。这是什么恶趣味么?可能这正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有理却寸步难行的事。如何让法治的威严得以彰显,如何让人们确信法律能给我主持公道,这也是法治社会进程中的一桩重大课题。
“两高”报告在这方面也做了大篇幅的论述。比如,对长期霸占已售房屋、耍横抗拒执行的当事人采取强制搬迁措施,决不让“赖而不决”大行其道。审理女童热心助人致伤案,判决善意助人不担责。审理小区保安送老人就医被索赔案,驳回无理赔偿请求。审理号贩子逃跑摔伤索赔案,判决追赶者无责。明确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最高法院院长周强还强调,对暴力伤医犯罪、对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犯罪,论罪当判死刑的,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
这一桩桩个案都曾引发舆论热议,有的还真实反映了司法实践中的某些困境。再次强调这些案例当中司法裁决时的价值取向,正是为了向人们昭示一种预期:无论有些人如何蛮横、耍赖、无理取闹,法律会为守法者主持公道。当这种预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后,法治社会建设也就走入了良性轨道。
而归根到底,惩治犯罪主持公道,树立法律的威严,还要依靠一个廉洁高效的司法体系。在这里必须再次提到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法院、检察院系统的整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最高法查处本院干警21人,各级法院查处违纪违法干警3066人。2800名检察人员被依纪依法查处,是2020年的2倍多。与此同时,有干预就报告、有过问就上报正在形成习惯,各级法院全部突破“零报告”,11.2万人次记录报告信息12.8万条。各级检察人员主动记录报告有关事项16.2万件,是2020年的2.4倍。对违纪违法后果的预期变了,风气也就变了。
公正法治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人们对社会未来的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亲历了法治建设的进步,而各种存量增量问题时有发生也在预料之中。有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决心,让群众感受到,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切切实实得到了回应,全社会就会形成并保持着巨大的凝聚力。有了这股凝聚力,就足以迎接一切挑战。
作者:于永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