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科幻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与罗摩相会》全新出版 与外星文明接触的终极构想
06-30 16:27:00 来源:广州日报

科幻都是真实存在的梦境

阿瑟·克拉克

《与罗摩相会》 (英)阿瑟·克拉克 著 刘壮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日前,科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与罗摩相会》国内出版。一直以来,评论界和读者都将之视为科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享有“神作”的美名。中国科幻大咖刘慈欣表示:“《与罗摩相会》是太空科幻的经典之作,是使我走上科幻之路的作品,其带来的震撼至今难忘。”

影响《星际穿越》的巨作

《与罗摩相会》的故事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2130年,人类探测到一艘外星飞船直奔太阳系而来,立刻派出距离最近的奋进号飞船登上拉玛进行科学考察。

该书将大量篇幅花在描述罗摩的内部构造上,这也是阅读中最困难的部分——随着奋进号船员对拉玛内部的探索,读者要在脑海中构建出这个内外颠倒的世界:你是往上还是向下取决于你用哪一个参照系;环形的柱面海高悬在头顶上;六个长长的管状太阳均匀分布在内壁上……这一切都在挑战你的想象力。

《与罗摩相会》被称为神作,不仅因为它是第一部包揽雨果奖、星云奖等6项科幻最高大奖的作品,还因为克拉克卓越的写作技巧和构思。著名科幻译者姚向辉表示,“这部小说对我来说最诱人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故事的编写方法,即在结局处可以对关键问题不给出明确而清晰的答案,甚至可以把不可知论与经典科幻结合在同一部小说中。”

阿瑟·克拉克还提供了一个与外星文明接触的令人深思的恢弘构想。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想象与外星文明接触的无数种可能,或战争或和平。但在《与罗摩相会》中,克拉克将我们与外星文明接触的构想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认为罗摩人来到太阳系是为人类而来的,但它只是将太阳系作为加油站,然后扬长而去。这才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多么自大,甚至觉得自己受到了蔑视:“(罗摩)给出了最后的、近乎鄙夷的证据,证明它对这个被它大为惊扰的世界毫无兴趣……如此彻底的漠视,比任何蓄意侵犯还要恶劣。”

众多导演都曾受到克拉克作品的影响。2014年,诺兰的《星际穿越》里的圆柱体状的人类居住地“库珀站”正是对罗摩飞船的模拟。

主人公叫拉玛还是罗摩?

科幻的一个重要功效应该是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今年是阿瑟·克拉克逝世十周年,读客文化适时推出了全新译本的《与罗摩相会》,却因为破坏了翻译界“约定俗成”这一惯例而受到一些读者的非议。

华楠表示,一直以来,这本书都被错误翻译成《与拉玛相会》,其实书里面明确提到“罗摩”一名来自印度神话,罗摩是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也是国内读者熟知的《罗摩衍那》里的主人公。即使以“约定俗成”来看,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部印度史诗就由季羡林老师翻译成中文,可以说“罗摩”才应该是“Rāma”约定俗成的译名。不仅如此,书里还提到了罗摩的妻子“悉多”,而之前译稿里翻译成拉玛和希塔,克拉克这一非常用心的设定就被抹去了。因此,读客文化跟译者再三确认后,决定将书名改为《与罗摩相会》。

姚向辉也表示,自己也更倾向“罗摩”这个译名:“我的理由很简单:作为神名的Rāma译罗摩更正统(读音也更接近罗摩)。罗摩作为毗湿奴化身完美之人现于世间,和书中神秘物体君临太阳系又匆匆离去有几分相似,说不定也暗示了作者对外来物体的期待——来自更上位的文明前来打扰尚对茫茫宇宙懵懂不知的地球。”

读客文化表示,读者接受新译名需要一个过程,但更严谨、准确的译名会是国内引进外国作品的规范,希望借此机会能让读者更准确地认识《与罗摩相会》这本书。

太空预言家克拉克:

科幻是真实存在的梦境

《与罗摩相会》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证明了什么,比如《天堂的喷泉》里的垂直轨道系统或者《月海沉船》里的沙漠游艇,它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第一次抛开了“科技以人为本”的束缚,将着眼点放在了充满未知的宇宙上。

不得不佩服阿瑟·克拉克在1973年就写出了这部想象力奇绝的科幻巨著,书中展现的未来太阳系奇观、与高级外星文明试图接触的兴奋与忐忑,即使放到今天也不过时,甚至对人类宇宙探索的技术手段也十分符合当前科技的想象。

同时,阿瑟·克拉克还是一位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他曾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担任雷达技师,退役后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学士学位。他针对太空技术做出的许多预测都成为现实,他还曾经预言过人体冷冻、全球通讯卫星、地震预防预测等尖端技术,地球静止轨道正是因为他而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克拉克的绝大多数作品属于“硬科幻”,以翔实精准的科技描述著称,并运用其哲学的思考方式探求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类与人类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与罗摩相会》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刘慈欣曾说:“《与罗摩相会》体现了科幻小说创造想象世界的能力,整部作品就像一套宏伟的造物主设计图,展现了一个想象中的外星世界,其中的每一块砖都砌得很精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