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浙江在线消息,这个星期,“流感”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在每个人的朋友圈、办公室里,总能轻易找到几个“病友”。
“我们做过数据对比,今年的第二个星期,平均每天儿科感染、发热等急诊、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病例数有350例,是去年第二个星期的两倍多一点;成人的病例每天150例,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少一点。”杭州市中医院门办主任吴彤说,从数据上就能明显看出今年的压力有多大。
各大医院的儿科、呼吸科、发热门诊持续着忙、忙、忙的节奏,可相对应的,社区医院显得清闲很多。
“门诊中很大一部分病人其实没必要到我们这看。”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李亚清有些无奈。
“我们接诊的感冒病人确实不算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诊治该病的能力。”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羊市街服务站站长李治兵说。
大医院挤满了病人,医生每天高负荷工作,社区医院具备处置能力,却鲜有人问津,问题出在了哪?
中青年患者还是喜欢去大医院扎堆问诊。
宁等二三小时
也不去社区医院
“来,你也戴一个口罩吧。”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候诊区,志愿者黄大姐给记者递上了一只口罩,“来这看呼吸科的病人,我们都会发口罩的,今天2个小时就发了150多只了。”
1月18日上午10点多,记者在这里看到等候的病人们坐满了空位,34岁的陈先生在早上8点半就挂上了号,可已经排在了第145位,快两个小时过去了,在他前面还有30位病人,“看样子还得再等半小时才轮到我。”
陈先生的感冒症状已经出现两天了,“上午单位没什么事,就干脆请半天假出来看病。”
为什么不选择在社区医院看病?听到记者的提问,陈先生愣了一下,“完全没想过这回事,我连自家旁边哪里有社区医院都不知道。”
记者观察了一下,等候的病人当中,老年人只占了不到10%的人数,而在另几家医院的呼吸科门口,病人组成也基本如此——这波流感中,中招的以中青年为主。
“为什么不选择在社区医院看病?”记者询问了30位病人同样的问题,只有4位病人表示已经去过社区医院,其他人则第一时间赶到大医院。
这4位病人中,有3位是超过60岁的老人,1位是17岁的高三女生,“昨天我带女儿先到社区医院看的病,但是她发烧38.6℃,医生说超过38.5℃的要到大医院看,社区没有发热门诊。”女生的爸爸郭先生告诉记者,“本来想家门口能看就最好了,她为了看病请了几天的假,我担心会耽误一些课程。”
另外的26人,对社区医院的“意见”相对集中:
“担心社区医生经验不够啊。”病人吴先生说。
“社区医院我带孩子去过,那是注射疫苗的,但感觉环境不太好,设备也比较老,总之就是不放心。”病人黄女士说。
社区医院真的让人这么不放心吗?
网络配图
小朋友感冒去儿科医院
成人感冒去社区医院也不多
家住文新街道的寿先生孩子也在这波流感中病倒了,他先给家庭签约医生打了一个电话,描述了女儿的病症,因为热度不算太高,医生建议先多喝水观察,如果热度持续升高再去社区医院处理。有了专业人士的指导,寿先生也就放心让孩子在家休养了。
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汤红玫告诉记者:“我们是少有的开设儿科的社区医院之一,4位医生6名护士,要管理6岁以下的4000多名签约儿童。为了满足家长们随时就诊的需求,儿科门诊全年无休。最近流感肆虐,我们的儿科门诊也是爆满,每天接诊量在200人次以上。”
然而,汤主任也坦言,站在家长的角度,孩子生病时,普遍比自己生病还焦虑,自然对医护的要求也会更高,比方说给孩子扎针输液,总是希望“一针见血”,孩子可以少受罪,但不是专业的儿科护士很难做到,因此,如果能有更多社区医院开设儿科,估计一大波的家长就不会抱着感冒发烧的孩子往大医院跑了。
但站在医务工作的专业角度,她想跟家长们说,社区里坐诊的是全科医生,完全具备对常见病的判断与识别能力,儿童感冒自然也能处理,如果真遇上处理不了的,再转上级医院。
小朋友感冒发烧了家长想找儿科医生看而不去社区医院,那么成人呢?
社区医院
1月18日上午,记者蹲点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羊市街服务站,站长李治兵与另一位全科医生坐诊,从早上8点开诊至中午11点半,陆续接诊了69位患者,最年轻的37岁,最年长的101岁,其中仅4位病患不是退休老人,可见全科医生们已抓住了一波老年粉丝。再回到感冒话题上,69人中有19人是来看感冒的,其余50人全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复诊、配药。
“我们接诊的感冒病人确实不算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诊治该病的能力(除发烧38.5度以上,因社区医院不设发热门诊),而在药品配备上,除了没有达菲等抗病毒药外,快克、泰诺等解热镇痛药,鱼腥草、清开灵、双黄连等中成药都配备齐全,此外有的医生还会开中药,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李治兵医生说。
38岁的姜女士,感冒已经有四五天的时间,除了鼻塞、头痛之外,还关节酸痛,人还一阵冷一阵热,自己吃了泰诺也没好转。18日那天来门诊,李医生了解完病症后怀疑是病毒感染所致,很快给她开了3天的中药。
“以前我也是习惯生病往大医院跑,但自从跟李医生签约以后,慢慢就改了,有问题发个微信或是打个电话先咨询下,必要时就上门诊找他也很近,如果得看大医院的专家,他这边预约好再去特别方便,今年都第3年签约了,我觉得在管好我的身体健康这件事上我们俩配合得很好。”姜女士说。
吸引年轻人看病
社区医院还得下工夫
在其他社区医院采访时,记者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不少老年人已形成找社区医院看病的习惯,但中青年人依然对社区医院没什么印象,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在哪。
对此,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峰表示:“我们也已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这几年来,曾尝试主动与中青年们去建立联系,比如到辖区单位上门签约,然后每个月给签约的居民发健康提醒短信,结果是信息如石沉大海般,仅寥寥数人回复。最近,我们开始让签约医生与居民互加微信,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分类建群,实时互动,提升服务,以取得中青年人的信任,而这波人要是愿意来社区医院了,有些无需去大医院儿科的小毛病家长也愿意带孩子在社区医院看。”
另外,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基妇处处长周华表示,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分级诊疗,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就近方便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像感冒这样的常见病并不可怕,找到熟悉你情况的医生来帮助你共同战胜疾病是最佳选择,经签约医生专业判断,不同严重程度的不同处理,实在无法处理的再转上级医院。病人既可以少跑医院又有人排好就医通道,何乐而不为呢?
原标题:流感来袭后大医院人满为患 中青年为啥不去社区医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