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凤子1945年璧山留影。
吕凤子1943年在璧山画的《四阿罗汉》。
作为国内顶级的傅抱石研究专家,著名书画家和书画鉴定大家萧平先生,是正在三峡博物馆展出的“金刚坡下——傅抱石重庆画展”的艺术顾问。萧先生曾供职于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国画院,是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和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萧先生1942年生于重庆南岸,大半辈子研究的两位国画大师傅抱石和吕凤子,也是抗战时在重庆达到艺术高峰,我们用三期专栏听他讲跟重庆、傅抱石和吕凤子的艺缘。
书信
吕凤子1942年在重庆璧山县创办正则艺专时,萧平刚好生于重庆;1946年抗战胜利后吕凤子回江苏前,将全部校舍捐赠璧山地方政府办学,萧平也跟父母回到南京。
萧平在回忆录《游于艺——七十自述》一文中,追述了家里的书香一脉:“父亲鼎咸,承继着祖父的事业,而其真正的兴趣在文化和艺术,尤其于书法,有很深的功底、很高的造诣。少时我为父亲拉纸,看他作书,或行或草,或大或小,那有力的顿挫和节奏,总让我激动。”
父亲和凤先生有过一次书信交集,所以萧平从小就从父亲口中知道吕凤子。“父亲说是吕凤子当时要他帮一个忙,我父亲当时并不认识他,他是通过他们共同的一个朋友寄这封信的。父亲帮他做了,就把他这封信留着,字写得非常好,用他那种草篆体。后来因为工作忙,父亲也没跟他见面。”
吕凤子写给父亲那封信呢?“可惜。我父亲说抗战回来就找不到了。父亲去世前跟我说这事的时候,都还很遗憾。他说凤先生那个字,把篆书和草书结合在一起,叫草篆,这是创造性的,后来成为‘凤体’。在我看来,凤先生画画用笔的力度和强度,现在没有人跟他比,就是傅抱石先生的笔力,跟他比也有所不逮。”
鞠躬
1996年,凤先生诞生110年,逝世40周年。他的家乡江苏丹阳邀请萧平参加纪念活动。“我们江苏有个大画家钱松岩先生,我临行前,他女儿钱心梅给我打电话说她父亲有一个什么活动,想请我参加。我说哎呀,对不起,我今天要去丹阳参加吕凤子先生那个110周年纪念活动。她说‘那你就去吧,凤先生更重要!’”
萧平心想她怎么会讲这样的话呢?于是就问她。钱先生的女儿就说:“我大姐钱紫筠是凤先生的正则艺专毕业的,我父亲生前经常给我们讲,当今画坛人品、艺品第一的人,就是凤先生。”
后来萧平又读到钱心梅写的一篇回忆文章,还原了吕凤子和钱松岩两位大画家之间一个珍贵的场景,“钱松岩住在无锡,离丹阳很近,他送大女儿去正则艺专上学那天,快走到校门口的时候,看见吕凤子先生从里往外正要走出来,钱松岩就跟他女儿讲,凤先生出来了,我们上去鞠躬吧!于是他就带着女儿过去,跟吕凤子先生鞠躬。呂凤子并不知道钱松岩是什么人,当时他是一个中学美术老师,还没什么名气。钱先生鞠躬之后,又跟女儿交代,要怎么怎么跟凤先生好生学习。我这才知道,钱老先生对凤先生的恭敬,从四十年代就开始了。”
真善
璧山文庙大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尊吕凤子先生的雕像,小城一下子就显得很有文化底蕴了。“凤先生是清末秀才出身,早年就有江南才子之称,1912年自费创办正则女子职校,抗战时期,又在璧山开办正则职业学校蜀校和正则艺专,抗战后回丹阳又重建正则艺专,直至1951年无偿交给国家,历四十年之久,桃李满天下。”
凤先生是个人物,他画的人物也意境高古,既画仕女,也画罗汉。“他画女子和画男子不一样,清末画仕女的名家画出来的中国女子都是很柔弱、矫揉造作的,但到吕凤子先生手里就改变了,他画的女子淳厚、纯真,他画的都是‘真善’。他认为女子的‘真’是第一位的,要真、要善、要美,他不要女性病态、妖态的美;而男子,他以罗汉为主题,如1943年在璧山画的《四阿罗汉》,沉雄劲健,和他笔下天然真纯、质朴无华的女性形象形成对照。”
著名美学家、画家高尔泰,1952年在正则艺专读二年级下学期,在《正则艺专》一文中,勾画了吕凤子最后的身影:“我去时,他已很老,不再亲自上课,只当名义上的校长。穿着老式长衫,有时到画室里转转,有时拄着拐杖,在荒凉的校园里散步,矮小,瘦削,微微有点佝偻,眼镜的黑色边框很粗,就像是粗墨线画的。”
令萧平不解的是,吕凤子这位德艺双馨的大家,曾在当代画坛备受冷落。“张大千先生也对凤先生作过评价说:‘他的才华真高,但是他的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视一点名利,他的名气就会大得不得了。’我认为凤先生的被冷落,并非凤先生的不幸,而恰恰是我们画坛和画史的不幸!所以我才说凤先生是不能忘却的!”
文/图片翻拍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马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