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观音岩上的文峰塔
天子殿遗址
武陵山天然石门
修复后的真武观山门
到黔江觅古诗,不能不提武陵山。
武陵山距黔江城28公里,孤高峻削,奇峰兀立,为黔江诸山之冠。其最大特色是山峰因砂质页岩风化剥落而呈现姿态万千,如公孙相携,似婆媳悄语,像八仙赴会……因势赋形,惟妙惟肖。
武陵山本名骷髅山,主峰因其形象头盖骨而名,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元年赐名武陵山。武陵山曾为朝山问道的圣地,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曾与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为西南三大名山,佛、道、儒三教并存,极盛时庙宇广布,寺僧数百,“远近缁流,奔赴不绝,香火之盛,殆甲全州。”其真武观、香山寺、观音阁、天子殿、川祖庙、莲峰寺等体现了精美的建筑艺术,如今大部分被毁,现仅存香山寺、天子殿主殿、真武观山门等遗址。
距今1000多年的一天,黔江迎来一位年轻的游客,他闻讯有此名山便即刻前往游览。经过一天的攀登,当登临峰巅,已是傍晚,站在山顶,脚踏云雾,山势欲飞,一览夕阳下的美景,他诗兴大发:“武陵乾坤立,独步上天梯。举目红日尽,回首白云低。”
“这位游客就是北宋一代名相寇准,他写下的诗名为《武陵景》,黔江可以说是寇准仕途的起点。”黔江区文史专家何泽禄介绍,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出任巴东(现湖北省巴东县)知县,上任之后,寇准外出考察民情,黔江就是他考察的其中一站。这首诗反映了他面对武陵山美景,抒发他少年得志、雄心勃勃的心情。
武陵山一直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游历黔江时的必游之地,留下很多关于武陵山的诗歌。黔江古十二景中的“武陵雾雨”、“羽人烟鬟”即属于武陵山。邵墪《武陵雾雨集句》写道:“西风吹雨叶还飘(李洞),洒幕侵灯送寂寥(杜牧)。薄雾崖前秋漠漠(灵彻),片云头上晚潇潇(雍陶)……”生动描绘了“混茫一色,渺无涯际”的景色。清代川东道张九镒在《石塔峰》一诗中,用“三千丈落银河水,十二楼飞阆苑钟。嵋雪峡云俱有态,画图还缀碧芙蓉”,描写了武陵山的优美风景。清代诗人龚绍南则在《咏黔邑武陵峰》中吟诵:“钟声飞落三千界,石骨雄支半壁天,自是僧家玄妙处,拈花约坐已成仙。”描述了当年真武观香火旺盛的景象。黔江籍的大文人陈景星也多次登武陵山,在《九日游武陵山》中他写下:“一笑登天上,群峰俯脚跟。雨收山路滑,云起寺门吞。”
初秋,重庆日报记者来到武陵山,车行半山至天子殿后只能弃车步行。天子殿传说因唐玄宗李隆基曾驾临此处歇息而得名。记者走近观察,山门已毁,仅余旧庙主殿框架尚完好,几根高大的木柱叩之铿然,甚为结实,门前挂着一块招牌“天子殿客栈”,行人稀少,颇为落寞。
沿石梯向山顶登去,沿途沟壑深邃,丛林茂密,爬过几坡陡峭的山道,终于登上海拔1000余米的顶峰,此峰拔地而起,四面凌空,环顾四野,冈峦起伏,良田农舍尽收眼底。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真武观只剩下斑驳的条石砌墙,似乎在述说着当年的香火盛景。
据考证,当年的真武观后面曾有《武陵诗》碑,上刻有《武陵诗》,据说是写于明代,“天生福地武陵山,峙立乾坤不等闲。联峰落脚培金脉,玉笋冲霄捧翠盘。一剑云横喷紫气,九天星彩映元关。神功默默资民命,戛音传声四海沾。”如今碑已不存。
何泽禄介绍,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真武观依山筑于四块狭小的平台上,四周用条石延伸悬空两米多,于绝壁之上挑两柱房梁,每台建有一座木质结构的楼宇,共百余间。内外以数百步傍壁石梯曲折连接,号称“悬空观”,离地数百米,其惊险之状,令人叹为观止。
晚清名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到酉阳主考,路宿于此,登山而流连忘返,吟诗赞曰:“尚爱此山看不足,每逢佳处辄参禅。”张之洞曾为真武观捐设“冲天殿”,据传殿中置灯,夜间周围十里左右能见。
“文革”中,武陵山的寺庙大部分被毁。黔江区10多年前就启动了重建计划,昔日的武陵山已更名为武陵仙山,成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2002年,香山寺修缮竣工开放,上山的步道、公路也已修好。虽然这几年修复开发的步伐有所放缓,但对武陵仙山保护开发的规划一直在进行。该区负责人表示,武陵仙山要深入研究论证旅游开发、古迹恢复等工作,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设计,强化生态保护,挖掘宗教文化,科学适度有序开发,增强可游性、可观性,提升景区品质。
也许不久,当游客来到武陵仙山,就能欣赏到这座川东名山当年“万壑围群树,千峰捧一楼”的壮丽景象。
重庆日报记者 姜春勇 黄琪奥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通讯员李诗素摄
原标题:尚爱此山看不足 天生福地武陵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