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本月19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落下帷幕,重庆参赛团取得1金2银4优胜的好成绩。昨(21)日下午6点,参赛团选手载誉返渝。
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7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创下了重庆参赛团历史最好成绩。”市人社局介绍,在此次世界技能大赛中,烘焙项目选手蔡叶昭获得金牌,美容项目选手梁英英和汽车技术项目选手杨文浩获得银牌,美发项目选手王芹、管道与制暖项目选手郑科、电子技术项目选手曾伟业、木工项目选手徐颜4人均获得优胜奖。
市人社局介绍,今年,我市美容、美发、汽车技术、烘焙、木工7个基地升格为国家级选拔集训基地,比上一届增加5个,国家队选手数、基地数均位居全国第5、中西部首位。
此次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拿下金银奖牌的选手,都是95后。奖牌的背后,这些年轻人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让自己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世界级翘楚?
蔡叶昭:每天训练10-14小时 一天要用50斤面粉
△蔡叶昭为重庆拿到第一块金牌。(资料图片)
在本次世界技能大赛上,年仅22岁的蔡叶昭夺得烘焙面包项目的冠军。昨天,他因个人原因没回重庆,记者通过电话对他进行了采访。
“在学习烘焙的过程中,基本上每天要用掉50斤面粉,做出上百个面包。”蔡叶昭说,烘焙师可不是做做面包那么简单,必须熟练掌握不同的发酵及工艺,制作各种甜食和糕点。夏季温度高,面包房即使开着空调也很热,但蔡叶昭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在里面打面、整形、烘焙、装饰。对待每一种西点都像对待艺术品一样精心雕琢。
日复一日与面团打交道,是否会觉得枯燥和无聊?蔡叶昭说,这个行业真正的难处也就是耐心,一旦克服,就会从中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一个小时醒发的面团和两个小时醒发的面团,完全不一样。”
靠着不断钻研面包技术的执着与坚持,蔡叶昭从全国选拔赛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并在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这一国家级集训基地进行了培训。在基地时,蔡叶昭每天都要进行10-14小时的训练,其中还包括1-2小时的体能训练。
“在我心里,烘焙就像做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好的作品需要细细打磨,”蔡叶昭说,“这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
梁英英:为参赛苦练技术 眼睛近视了200度
△获得银奖的选手梁英英。
长相甜美,身材高挑,在此次世界技能大赛中,22岁的梁英英夺得了美容项目银牌。她在化妆、美甲、美体的功底深厚,成为夺银的关键。
梁英英是重庆科技学院2014级视觉传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梁英英告诉记者,她幼年的梦想是当舞蹈家,可惜那时没机会学舞蹈,于是从初中开始学画画。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梁英英获得冠军,成为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中国代表队的正式选手。
美容项目看起来轻松,其实很辛苦。为了练好手艺,梁英英每天要进行12小时的训练,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为了练好睫毛种植技术,梁英英需要长时间用眼,为此,她患上了结膜炎、干眼症,眼睛也近视了200度。
这次梁英英参加的美容项目,中国是第一次参与,比赛为期4天,共5个美容项目。前两天的比赛,梁英英有些发挥失常,她心理严重受挫,情绪低落。技术指导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陪她聊天,为她卸掉思想包袱。到了第三天的身体暂时性脱毛比赛模块中,梁英英是当场次比赛技术最出众的一位。最后一天的幻彩妆+艺术美甲比赛模块中,梁英英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他选手,后来居上夺得银牌。
拿到银牌的梁英英,最想做的事情是继续深造学习,尤其是英语。这次比赛,她因语言不通吃了很多亏——比赛时的产品全是英文标识,由于英语水平有限,使她在产品选择确认上不够自信,在比赛中无法与裁判进行自如沟通,觉得非常遗憾。
杨文浩:每天训练12小时 每次维修要看上千页维修手册
△获得银奖的选手杨文浩。
从小喜欢机械,大学如愿读了车辆工程专业。今年22岁的杨文浩获得此次汽车技术项目银奖。
学习汽车修理四年以来,杨文浩经手修过的车辆已有上百台。如今,在国内路上跑的车辆,有了故障他基本都能维修,“汽车修理技术这行最高的境界,就是以后什么车都能修,我希望自己也能达到这个水准。”杨文浩说。
在备战此次世界技能大赛期间,他每天训练12个小时,“各个品牌的车系,维修手册都在1000页以上,比赛主要考察的操作规范性和速度,所以对于参赛选手来说,要熟悉各种车系。”
“我父亲开车时,出了故障会第一个想到我。”杨文浩说,如今他成了亲朋好友们的技术顾问,大家车辆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敏 林琪 摄影 胡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