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是近代工业的开端,列强的洋枪大炮不但让沉睡的晚清开始清醒,也让中国意识到,工业革命势在必行。
历数近代中国工业经历的每一个步伐,都是中国人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见证。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汉阳兵工厂开始大规模制造枪支,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必要的军事物资的补充。
如今,随着重庆建川博物馆建设步伐加快,这个以抗战兵工遗址为主题的博物馆预计年内与市民见面,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博物馆预计4月份进入布展,届时,从洋务运动到汉阳兵工厂,从建设厂到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都将通过图片加文物的形式,向您诉说百年中国的崛起志。
抗战兵工遗址博物馆
几百幅图片还原晚晴历史
车辆行驶在鹅公岩大桥靠九龙坡这一侧,桥头边树立起的一座雕像显得尤为醒目,在这座雕像的正下方,是正在布展的重庆建川博物馆群落(共有八个博物馆)。
位于九龙坡区鹅公岩桥头的重庆抗战兵工旧址
正在根据展厅内容装饰的洞门
建设中的兵器展厅门
已经布置好展览图的抗战兵工遗址博物馆里,几百幅图片和蜡像实景图还原了近200年前那段晚清屈辱历史。
一张旧照片上显示,1870年,中国经历了八国联军的侵略后,开始逐步觉醒,然而在北方,由于中国工业起步晚,那些上战场打仗的士兵却还要依靠盾牌作为主要的防御武器,在当时的战争形式看来,确实毫无任何抵御的能力。
所以,在抗战兵工遗址博物馆布展的第一个单元,就以“外强凌辱,洋务军兴”为题,通过图片来进行还原。
在一张老旧的照片上显示,1869年的清朝官员下乡巡视,依旧背着弓箭骑着马,与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世界差距越来越大。
于是,在19世纪的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在博物馆所在的防空洞最深处,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张之洞和李鸿章正在汉阳铁厂里,守着铁水炼铁。
展厅洞门之一
洞内展厅
洞内展厅
湖北兵工钢药厂造的步枪
曾是清兵最强的武器
被迫进行的工业改革始终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节奏,于是,晚清政府开始通过组建新军来应对列强侵略。
在布展图片上,整个新军及武器的打造图片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看到,在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影响下,首批成绩优异的儿童赴美学习先进技术,在国内,1873年,清廷兵工企业仿制的加特林手摇机枪也取得了进步。
清朝开始组建新军,记者从这些旧照片上看到,这些隶属于晚清政府的新军已经剪掉了辫子,扎起了绑腿,肩上扛的是德国进口的毛瑟步枪。
不过,这些花高价钱买来的步枪始终是有限的,于是从1908年之后,湖北兵工钢药厂开始制造步枪,大约每年可以制造9000余支,枪弹700万发,从照片上看,湖北兵工钢药厂比较简陋,枪管生产好以后,通过校直机校正后就直接送到战场,也是清兵最强的武器。
用实物和雕塑再现当年造枪场景
用实物和雕塑再现当年造枪场景
用实物和雕塑再现当年造枪场景
汉阳兵工厂曾迁到鹅公岩桥下
生产各种枪弹8.54亿发
在中国近代史上,汉阳兵工厂制造的汉阳造步枪绝对是功勋之臣。
在抗战兵工遗址博物馆收集的一张旧照片上,一名已经伪装好的士兵手持一支汉阳造步枪,步枪的前端有了很长的刺刀,这是因为日军的步枪也配有刺刀,只有刺刀才能与之抗衡。
记者注意到,步枪的刺刀长度也有不同,长刺刀刀刃长397毫米,全长(不带鞘)520毫米,短刺刀刀刃长245厘米,全长(不带鞘)370毫米。
1912年,湖北钢药厂更名为汉阳钢药厂,最后在1917年改名为汉阳兵工厂分厂,1938年迁往湖南辰溪,后迁往重庆纳溪沟,而最终,将地址定点在鹅公岩桥下的这群防空洞中,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幅幅照片也印证了那个年代,不屈的中国人抗日的决心,头上,日军的飞机不停地轰炸,被炸得支离破碎的墙面上依旧写着“愈炸愈强”,标明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
据了解,在重庆期间,这个特殊的兵工厂共生产各种枪弹8.54亿发,步枪29.34万支,轻机关枪1.17万挺,马克沁重机枪1.8万挺,各种火炮1.4万门,各种炮弹598万颗。
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统计,战时重庆兵工承担了全国2/3的份额,为抗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鹅公岩的这些生产洞,保存了中国兵器工业的有生力量
鹅公岩的这些生产洞,保存了中国兵器工业的有生力量
历年来生产的产品
历年来生产的产品
老式钻床等生产机器将进驻
博物馆预计今年夏季开馆
随着布展的推进,一些重庆兵工的主角——生产机器也开始逐步进驻到博物馆,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老式的钻床、铣床、车床、锯床等上个世纪的生产机器全部以一幅怀旧的姿态亮相。
部分老机床进场
部分老机床进场
记者注意到,这些机器虽然老旧,但是保护得都不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待到室内布展结束,下一步就是这些文物进场的时候,届时,把这些在重庆兵工时期做出巨大贡献的机器,通过时间轴为顺序,进行展出。
建川博物馆方面介绍,整个博物馆群落分成八个部分,以抗战、兵工为核心,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有望在今年夏季开馆,届时,这些冬暖夏凉的防空洞,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巨额财富,会向你诉说那段不为人知的艰难而光荣的岁月。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王渝凤 文 毕克勤 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