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的兵工厂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旧址保留下来,成为了抗战陪都传统风貌区。30日,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勘测院发布第十兵工厂抗战陪都传统风貌区手绘图,展现重庆城市独有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为配合重庆主城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修缮利用工作,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勘测院采用手绘地图的方式勾画出主城区28个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统称传统风貌街区),第十兵工厂抗战陪都传统风貌区就是其中之一。
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
第十兵工厂旧址,是主城区范围内确定的5个抗战陪都传统风貌区之一。该厂是抗战时期生产新型炮弹最多的兵工厂,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个地方军阀也为大势所迫,相继把兵工厂交给当时的国民政府接收。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兵工署也乘此有利时机,在接收、调整各地方兵工厂的同时,对各地方兵工厂的人事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与变动,并借此机会纷纷将战前储存于兵工署各部门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知识分子,大批地派赴各地方兵工厂出任厂长及其他各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以达到真正控制、完全统一全国各兵工厂的目的。
兵工厂旧址现存10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以“兵工基地”为主体的第十兵工厂传统风貌区保存完好,现南临嘉陵江,西至红岩村大桥,北抵华润中央公园,西至华宇北国风光,总面积46.56公顷。
第十兵工厂旧址现存10栋,分别为校官楼、职员楼、职员住宅、百货公司、双环餐厅、保卫处、江陵1-114幢(粮店)、商贸区(肉店)、图书馆俱乐部、山洞车间,各建筑保存状况一般。
该旧址的发现,为研究抗战文化及抗战商贸设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随着我市加大对抗战陪都传统风貌区的保护、修缮和利用,以前“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浓烟滚滚”的宏伟壮观景象,巨大的车间厂房、纵横交错的巨型管道、长长地输送带、高大耸立的高炉、料仓等,将迎着新一轮为传承历史,发展文化产业的机会,把为国家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第十兵工厂”打造成重庆工业发展史上新的历史记忆和爱国教育基地。
新闻多一点>>
抗战全面爆发后 从湖南株洲迁至重庆忠恕沱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地处湖南株洲的“兵工署炮兵技术研究处”迁往重庆忠恕沱,为兵工署第十工厂。工署第十兵工厂前身即为1936年筹设的炮兵技术研究处,庄权就任该处处长。
1938年6月,炮兵技术研究处株洲兵工厂奉令内迁重庆,在渝筹备建厂,厂址选定在嘉陵江边的江北县石马河乡忠恕沱(现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街道忠恕沱的瓦场嘴社区、前卫社区),共征地1500亩,同年8月,迁移工作大体完成。
1939年4月,渝厂主要厂房大部分建成,遂即安装机器,但因国外进口机料多滞留越南、缅甸及我国昆明等地,运输迂缓,到渝厂者甚少,故无法正式开工。为尽量利用机力、人力,该厂仍制造出一些兵工零件及TNT药包。
1940年6月,该厂国外所购机料2000余吨到达渝厂,开始了榴弹炮和野炮的生产。
1941年1月1日,炮技处迁建之渝厂全部工作完成,遂更名为第十兵工厂。
同年4月4日,该厂首批苏罗通二公分曳光榴弹1400发试造成功,质料和威力与舶来品无异,苏罗通二公分曳光榴弹成为该厂主要产品,从此开始了各型号炮弹的试验和生产。
1941年7月23日,首批苏罗通二公分榴弹5000发试造成功。
1942年4月30日,首批欧力根二公分榴弹1万发试造成功。
1942年5月19日,首批苏罗通3.7公分榴弹5000发试造成功。
1942年12月15日,首批苏罗通3.7公分破甲弹试造成功。
1943年2月21日,第一门6公分迫击炮试造成功。
1943年5月15日,首批电气雷管试造成功。
1943年12月20日,该厂奉令研制、改良6公分迫击炮弹引信的设计及试造工作成功。
1944年5月1日,该厂主研改良的苏式3.7铜壳毛口制造方法获得成功,使其产量大增,“每日产量由五百枚增至五千枚,节省人力十倍”。
1945年4月30日,该厂根据超口径炮弹原理设计制造的超迫击炮及其弹系获得成功,使其重量大大减轻,“由二人即可背负运输,使用均极便利,经正式表演,各方批评,成认为反攻必需利器,奉命加紧大批制造,军政当局且拟成立特种部队使用之。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该厂有机器712部、员工兵夫2739人,每月能生产三七炮弹0.5万枚、60迫击炮150门、60迫击炮弹5万枚,被列为兵工署的重点工厂之一,厂区分别建有厂房、住宅、射击场、公路。解放后第十兵工厂更名为为国营江陵机器厂。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