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必然导致企业用工、合同履行等民商事纠纷产生,部分纠纷已进入诉讼程序。疫情后,起诉到法院的相关纠纷预计将增多。”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最近一直牵挂着这件事。
为此,李生龙撰写了《疫情后在民商事审判中适用适度宽松政策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上报全国政协,旨在使案件办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他说,法律是司法裁判的准绳,稳定性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满足司法在特殊时期、特定背景下调处矛盾纠纷的需求,司法政策必不可少。
此前6件提案都得到了回应
关注时代变化,应时而变,一直融汇在李生龙的履职点滴中。
在去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李生龙围绕乡村治理、农村电商、乡村人力资源、群租房、房地产中介机构、女性公平就业权利等领域,提交了6件提案。他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行职责不仅要关心本职领域,还要持续广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难点痛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需。”
李生龙的一片心意,没被辜负。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出的《关于促进“三治”融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提案,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网等10余家媒体报道。特别是他提出的“‘三治’融合—良法善治—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自此,由“自治、法治、德治”构成的“‘三治’融合”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媒体文章和官方文件中。
更让李生龙兴奋的是相关部门对提案的回应。
“满意,6件提案都得到了回应,推动了相关工作的落地。尤其是商务部对《关于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的复函让我很难忘。”李生龙说,“商务部不仅回应了当前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困难,而且拟定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落地后必将有效激活农村市场、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为重庆的发展出谋划策
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李生龙在本职领域持续发力。
在参加2019年民革中央“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调研座谈会并作主题发言时,李生龙直言,虽然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审判监督管理弱化,建议要明晰审判监督管理权限,优化审判监督管理配套机制,确保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调研、思考也让李生龙的学术论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司法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析》酝酿而生,并于2019年在民革中央主办的《团结》杂志发表。
作为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李生龙积极为重庆的发展出谋划策。在2019年市政协五届九次常委会协商讨论“落实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时,李生龙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筑牢城市创新发展屏障”为题作交流发言,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要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要求,织密制度网格,加大保护力度,严惩侵权行为,更好发挥法律威慑力。
一件件提案、一次次调研、一条条建议、一次次发言……2019年的履职成果,让李生龙信心倍增。
凭借着法律人固有的勤勉,他又早早地写好了2020年的“委员作业”。这一次,他深入基层调研疫情对民营企业发展和司法审判工作的影响,并将智慧成果凝结在了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王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