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千年梦圆 接续奋斗|田畴绘锦绣 沃野谱新曲
04-16 06:53:44 来源:重庆日报

2021-04-16-004-282275-1.jpg

△3月21日,汽车行驶在万盛经开区黑山镇乡村公路上。公路旁的驿站内鲜花盛开,春意盎然。特约摄影 曹永龙/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山城四月,生机盎然。春风吹暖了巴渝大地,沃野孕育着勃勃生机。

这是一片承载着希望的大地。近年来,全市柑橘、柠檬、榨菜等十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让大量农户走出贫困的阴影,还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这是一片孕育着生机的大地。全市紧紧围绕“6+3”(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规划编制、引导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完善建管机制、强化政策保障)重点任务,7900多个行政村提升了颜值;

这是一片迸发着活力的大地。全市干部群众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通过改革,试点村人均增收510元,103万农民成为股东(其中贫困人口11.9万)。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二十字”方针总要求,紧紧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把乡村振兴作为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集中力量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呈现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产业兴

做优特色加快产业融合

每年三四月份,汇达柠檬集团副总经理徐小玲要为销售忙着到全国各地去洽谈客户,而今年不同的是,她不再为此事着急。

原来,该公司最近新推出了一款柠檬加工产品——柠檬料理汁,不仅解决了鲜果销售的困难,同时还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如今,通过柠檬鲜果的精深加工,汇达柠檬已实现从果皮、果肉、果油到果籽的“榨干吃尽”,经过精深加工的柠檬,身价涨了几倍甚至是几十倍,成为了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

与潼南柠檬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城口野生核桃。前不久,城口九重山实业公司自主研发的锤式破碎机解决了山核桃外壳坚硬、人工取仁效率低的加工难题,把过去无人问津的野生核桃加工成了核桃油、核桃精油等高端产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十百千”工程纵深推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小康路。

放眼巴渝,我市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不断提质增效。

粮食种植方面:我市坚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01万亩,提前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4.1%。

特色农业方面:大力发展柑橘、柠檬、榨菜等十大特色产业,目前种植面积累计达到3100万亩,预计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4500亿元。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达到750万亩,预计综合产值800亿元。

产业融合方面:农产品加工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养生养老、乡土文化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电商增势迅猛,三年来,农产品加工产值、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为推进农业产业向绿色化、生态化发展,我市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三年来,全市化肥、农药年均使用量分别下降1.5%、2.1%,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超过40%。

通过三年多的不断努力,全市农业产业日益兴旺,乡村振兴底气更足。一产“接二连三”、全链条式发展,推动产业业态由“单一农业”生产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特色产业已成我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村庄美

建设家园提升颜值气质

2021-04-16-004-282275-2.jpg

△2020年12月30日,大足区棠香街道五星社区,搬进新居的村民余洪兴一家正在挂灯笼,张灯结彩迎接新年。(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瞿波/视觉重庆

乡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留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才能让农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美丽乡村既要有“里子”,还要有“面子”。从2018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拉开帷幕。我市大力实施“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聚焦“6+3”重点任务,分类分档精细化整治,带领群众持续做好以“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重点的村庄清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9%,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完成乡镇污水管网建设4543公里,建成宜居村庄1007个。

沿着盘旋的公路一路前行,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民居犹如在水墨画中渐次展开:幽静整洁的院落,潺潺流动的溪水……巴南区圣灯山镇滩子口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公路靠雨刷”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箩篼院落,在几年前这里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如今,溪水从门前蜿蜒流淌,错落有致的巴渝民居和两岸的绿树相映成趣。

美丽乡村既要有颜值,还要有气质。我市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农耕特质、地域特色,把保持原有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努力让每一个乡村有颜值、有气质。

按照不改变外观风貌的原则,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要求,秀山前不久对民族村的传统民居进行了维护、修缮。同时,对新建现代建筑和年代久远、损坏严重的木结构建筑实施了统一整治,特别是在外观上统一了风格,使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得到了再现。

美丽乡村既要坚持“塑形”,还要坚持“铸魂”。我市深挖文化底蕴,深化“孝善巴渝”“家风润万家”“九童圆梦”“红樱桃·四季有爱”等行动,涉及邻里和谐、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孝道传承等方面,累计建成794个乡镇、223个街道、7992个村、3107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高达99%以上。

加大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我市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乡风文明建设,让村民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目前,全市累计打造了8318个农家书屋、1万余个农村文化大院,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4134个、县级以上文明乡镇555个,增添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百姓富

“三变”改革激发乡村活力

2021-04-16-004-282275-3.jpg

△2020年8月16日,在酉阳黑水镇大泉村的无公害有机葡萄基地,游客正在采摘葡萄。(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陈碧生/视觉重庆

前不久,涪陵区白果村村民田茂连收到了村上统一发放的“分红钱”。田茂连说,凭着手里的股权证,家里多了一笔收入,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田茂连的这笔“分红钱”来自白果村集体资产经营。当地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360多万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708人,按照每户人头和年龄段划分,全村共分64627股。通过出租固定资产,村民每年都有稳定分红。

在铜梁区南城街道河东村,三角梅姹紫嫣红,为龙头企业种植三角梅的村民周明素说:“空闲在家,一个月还能赚1000多元工钱。”以前,村里没啥产业,周明素只能指望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点庄稼,收入很低。如今,产业引进来,“绿道经济”让村民鼓足了腰包。

周明素受益的“绿道经济”,是铜梁在西郊示范片区建成的一条长60公里的进村绿道,与其他进村公路不同的是,这条绿道既是交通线、旅游线和产业线,更是当地农旅融合发展的一张名片,串联起5个镇街、24个村社和34家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目前,西郊绿道环线累计发展产业4.07万亩,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4.2亿元。

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市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推动富民增收与深化农村改革相结合,通过改革释放更多“三农”发展红利。

如今,我市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出了丰富多样的“三变+”新模式。如“三变”+生态休闲模式,充分利用了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出一批宜居宜游宜养的特色生态乡村、特色生态小镇,把“生态优势”变为了“经济优势”;“三变”+村集体经济,通过整合农村土地、森林等资源开展“合股联营”,引进城市资本、人才、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真正让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市委市政府正加快部署,狠抓落实:持续提升粮食安全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潮涌催人进,风好正扬帆。伴随着春风,广袤的田野上正谱写着一曲巴渝赞歌。

案例一

璧山大面坡村 清水养鱼 环保还增收

2021-04-16-004-282277-1.jpg

△4月1日,璧山区正兴镇大面坡村,村民们正在捕捞山坪塘里的清水鱼。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4月1日,璧山区正兴镇大面坡村村民吴传碧家门口的山坪塘好不热闹,村上正在组织捕捞清水鱼,村民们围着山坪塘有说有笑,等着买鱼回家尝尝鲜。

清水养鱼,是璧山区近年来结合长江十年禁渔和农村水生态治理发展的生态产业。实施清水养鱼短短一年时间,不但大面坡村集体实现了养鱼收入12万元,辖区山坪塘、水库也达到地表III类水质。

大面坡村由原青峰、观音和大面坡三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1341户3893人,以蔬菜、草皮、蜜柚、花卉苗木为主要产业。

由于海拔相对较高,大面坡村范围内,有86口山坪塘和2座小二型水库,水域面积约320亩,大都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面坡村党总支书记薛乐勇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过去,这些山坪塘、水库都承包给私人养鱼。为了最大程度追求经济利益,养鱼业主都采取了高密度养殖的方式,一亩水面至少要产出2000斤成鱼。如此高密度养鱼必然采用增氧机为水面增氧,同时投放饲料、化肥等。这样,不仅造成山坪塘水质严重富营养化,村民在干旱时节也经常为争取灌溉用水跟养鱼业主发生争执。

“用来养鱼的山坪塘,水质很差,经常漂着一层水华。”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水产科科长罗强介绍。

为了改善山坪塘、水库水质,近年来,璧山区收回山坪塘、水库承包权,取缔了高密度养鱼。在有条件的区域,试行村集体按技术标准投放清水鱼苗,以达到既改善水质,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的目的。大面坡村便是璧山区首批“清水养鱼”试点村。

2019年7月,璧山区水产技术人员根据大面坡村每口山坪塘的水质、水域面积等实际情况,确定了投放鱼种及数量,每亩水面投放鱼苗数量约100尾左右,以可净化水中浮游生物为主的花白鲢为主,再间以少量鲫鱼、草鱼等杂食性鱼类,以此构成完整的水生生物链。

“不投喂任何饲料,全靠人放天养。”薛乐勇说,为了保证清水养鱼的效果,大面坡村还召开村民大会,将“我村所有集体水库、山坪塘全部实行清水养鱼,不得投放任何肥料、饲料、草料等污染水体的物品”等条款写进了村规民约。

清水养鱼,鱼儿长得慢,需要一两年才能上市,但养出的鱼儿肉质鲜美,特别受欢迎。薛乐勇介绍,第一次组织捕捞时,周边镇街的村民都闻讯都赶来了,鱼还没来得及外销,现场就被买光了。据了解,从发展清水养鱼至今,大面坡村靠卖鱼已收入约12万元,村集体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过去经常发生的养鱼业主与村民争灌溉用水的矛盾也没有了。

同时,大面坡村的山坪塘、水库水质逐渐好转,放养了清水鱼的山坪塘、水库目前都已达到地表水III类水质,当地开始考虑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旅游。“镇里已引进了一家企业,在我们村的绿花水库建民宿搞乡村旅游,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薛乐勇说。

为了打响璧山清水鱼这一绿色品牌,从去年起,璧山区国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对全区所有水库(山坪塘)清水鱼进行整体运营,今后还将建立全程品质可溯源系统、异地仿真生态分转养运中心。

案例二

垫江龙田村 整治环境 先进带后进

4月2日上午,垫江长龙镇龙田村,村民谭道恒拿着扫帚将门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又忙着给门前的月季、三角梅浇水。

谭道恒的家所在地是一个古院落。青砖、灰瓦、马头墙……一排排独具明清风貌的农家小楼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漫步其中,村道整洁干净,房前屋后花草相间,整个院落散放着恬静、古朴的人文气息。

“好环境需要大家爱护。以前我们都没这意识,现在大家都自觉了。”谭道恒告诉记者,龙田村曾是长龙镇有名的“后进村”,村里没有统一的排污设施,大部分村民靠挖条沟渠排放污水,一到雨天,沟渠就容易堵塞,污水四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龙田村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乡贤引领、积分评比等方式,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还引导村民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2019年,龙田村被纳入垫江县乡村振兴示范点,村里首先组织党员干部对公路沿线的沟渠、垃圾进行了统一清理,同时整合政策资金,推进农房“改厨、改厕、改风貌”,在村民房前院后铺设了排污管网。

“人居环境整治光靠政府使劲儿还不够,关键得把老百姓发动起来,提高村民爱护环境的自觉性。”联系龙田村的镇纪委书记黄成平告诉记者,他们请出了村里的德高望重的“老辈子”组成劝导队,在文明乡风、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作用。

“垃圾不要到处乱扔,房前院坝要保持整洁。”每天,劝导队都会拿着小喇叭在村里边走边喊,遇到实在“不听招呼”的,就上门做工作。

有几户村民就习惯在院坝散养家禽,夏天鸡鸭粪便引得苍蝇蚊虫满天飞,邻居们也苦不堪言。“老辈子劝导队”成立后,队员之一——68岁的谭光银决心要把这几个村民的思想扭转过来。谭光银为人正直,又当过社长,在村民中颇有威望。

“谭老辈子一进门就抡起扫帚、拖把,打扫鸡屎鸭屎。”在院坝散养了30多只鸡鸭的唐兆纯告诉记者,一开始,他还是有些抵触,但谭光银每天都来。

“你想,‘老辈子’每天都来帮我做清洁,还跟我讲道理、谈想法。我再啷个也不好意思噻。”唐兆纯渐渐意识到自己不对,便在屋后重新修建了圈舍,对鸡鸭进行圈养,“现在院坝干干净净的,我自己住起也安逸。谭老辈子说得对,环境卫生靠大家,我不能给村里拖后腿。”

为了提高村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打扫”为“我要打扫”,村里还建立起奖惩机制。每个月,村委会都要对农户的卫生状况进行打分评比,并将分数折算成五角星,贴在村民家门口,分数越高,五角星就越多。习惯成自然,慢慢地,爱护环境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不仅随手乱扔的现象少了,一些村民还在房前屋后种上花卉、绿植,美化村容村貌。

龙田村还结合本土翰林文化,在主公路沿线,打造了乡村振兴古院落,目前已复原了翰林学堂。接下来村里还将对院落环境进行提档升级,在道路两旁安装路灯、配备休闲椅、栽种景观树等,并鼓励村民发展民宿旅游,把田园风貌、人文风情等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案例三

武隆板桥村 生态旅游 老寨现新貌

2021-04-16-004-282276-1.jpg

△武隆区白马山茶产业基地。(受访者供图)

4月5日,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武隆白马镇板桥村,泥妞农家乐老板戴会平一大早就忙着准备菜品、烧水。“中午有8桌客人订了位子要来吃饭,都是到附近踏青玩耍的游客。这两年,我们这里是越来越热闹了。”

泥妞农家乐就在板桥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入口旁,是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下个月,该示范点将正式开门迎客,而这个清明节假期,板桥村就已迎来了一波旅游小高峰,每天自驾前来的游客车辆在乡间公路排起了长龙。

由于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又毗邻武隆著名的避暑纳凉地——白马天尺坪景区,板桥村在多年前便决定依托生态、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上寨老凉水井、美山、拓田三家农业公司,建设了老凉水上、中、下寨串珠式综合旅游观光中心。上寨以文旅融合为主,中寨主打“花经济”,下寨则发展农耕体验游。但没想到抱团发展还不到两年,三家公司中就有一家宣告破产,剩余两家也举步维艰。

“没有游客,项目就赚不到钱,我们后续资金跟不上,好几次想放弃。”美山农业总经理王晓东坦言,不过,他们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不仅企业受困,老百姓也不满意。村民谢义禄将2亩多地流转给了公司,见玉米地变成了玫瑰园,却不挣钱,他多次向村干部抱怨:“种粮食还能填饱肚子,这玫瑰花种起也没得啥子成效,连流转费也发不起。”

怎么办?当地干部在多次走访调研后,终于找到了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板桥村第一书记邓兴权告诉记者,2016年,他刚到板桥时,全村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村级硬化路,村组间也不通公路,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样的交通状况吓退了不少游客,也让企业和村民看不到前景。”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这两年,板桥村不仅修建了通往白马天尺坪景区的10公里油化路,将游客从天尺坪景区引流到板桥村,还新修了14公里社道公路。

交通改善后,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谢义禄还主动申请在玫瑰基地务工挣钱。

为吸引更多游客,2018年,村里又将上、中、下寨统一纳入乡村振兴示范点,并整合政策资金,着力完善区域配套设施。记者看到,示范区内,沿途农房被统一改造为“黄墙黛瓦”的板桥老寨风貌,还配套修建了步道、长廊、餐饮住宿等设施,过去的玫瑰园、荷塘、蔬菜基地等景点也全面升级。

“土特产也成了俏货。”戴会平告诉记者,去年他从周边村民手中收购的土鸡就有1000多只,就连以前最不值钱的玉米棒子,煮熟后每个也能卖一元钱。

依托生态旅游,板桥村人均年纯收入短短几年时间就翻了两番。

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左黎韵 龙丹梅

原标题:田畴绘锦绣 沃野谱新曲——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综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