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101岁的柯俊院士走了,“贝茵体”先生走了……
或许在你听来,这位与中国钢铁事业相伴数十年的科学家,如“贝茵体”一样,觉得陌生。
他被称为中国冶金界的“一代宗师”。
上个世纪中期,柯俊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证明其与珠光体、马氏体不同的相变,后来在国际上形成了关于贝茵体相变的“切变学派”。他被国际同行尊称为“贝茵体先生”(Mr.Bain)。
桃李遍天下
他是科学家更是教育家
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7时29分,柯俊院士在北京逝世。15日,其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生,让人们看到了什么是桃李满天下。
他是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是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还是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甚至在逝后,将遗体捐献给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研究。用这种方式,为我国科教事业作了最后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是柯俊院士的学生。1997年他进入北科大读博时,柯俊已是八旬高龄,对待学术依旧态度严谨。
“入学之初,就要我读英文原著,每月提交一篇心得体会,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英文研讨会。”潜伟毕业时,85岁的柯俊院士亲自为他修改论文,从初稿到成稿,七易成稿。
一些学生这样说道——“他很愿意和学生交流,为人非常随和。我时常到家中请教,每次离开,柯先生都要送到门口。” “有一次,晚上十点我起身告别,柯老师送到门口又讨论起来,就一直站在门口聊到深夜。”
少年时代的柯俊
求知漫漫路
他只想回国为万千人民服务
1917年6月23日,柯俊出生于吉林长春。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8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后获得终身讲师任命。
由于柯俊关于贝茵体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美国、德国和印度等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向他发出邀请,他都婉言谢绝。
他对邀请他去工作的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教授史密斯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一吨钢的作用,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
1953年,他携妻儿回国。
1954年,柯俊进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从此再没离开过这一岗位。20世纪50年代,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20世纪70年代后,他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
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柯俊院士为广大科教工作者做出了榜样,遗体捐献亦是一项艰难而高尚的人生选择。
“理学工学史学求实鼎新学贯中西百年科技强国梦,天文地文人文察宏探微文通古今一代宗师赤子心。”八宝山东礼堂外的挽联,是对先生一生的礼赞。
原标题:101岁院士将遗体捐给母校,背后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