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中国的23碗面,你爱哪一款?
08-04 19:19:00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阿拉伯及意大利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

在中国,“北方面条,南方米饭”这句话,概括了我们传统的地方主食特色,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各地的气候、自然资源、原材料等因素不尽相同,造成制条、调味、粗细千差万别,从而,中国各地出现了数以千计的面条品种。

下面这23碗面,你爱哪一款?

新疆拉条子

拌面实质是陕甘宁地区的拉面技术和新疆肉食习惯相融合的一个美食用方法。

“拉条子”是新疆拌面的俗称,维吾尔语叫“兰格曼”,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

新疆的拉条子餐馆大部分是回族同胞开的,也有个别是维吾尔、哈萨克同胞开的,他们可以说是把这种普通的菜肴做到了极致,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其配菜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能见到的蔬菜。

宁夏揪面

过去,西北地区因气候原因相较于南方缺乏蔬菜,因此当地人们都擅长与粗粮细做,肉、馍、面的做法有很多种,味道都比较鲜美,口味各一。

宁夏以及靠近西部的百姓们不论男女,一般都是下面片的好手。青海人也将指甲大小的面片称为"尕面片"。"而宁夏、陕西人称其为揪面或揪面片。

山西饸饹(hé le)

饸饹在中国北方地区颇为时尚,多以麦粉压制而成。

山西既是小麦的产地,也是荞麦、高粱的原产地,且其栽培和食用历史悠久。所以,对饸饹的制食,自古以来,经营面颇广。

陕北、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等地也有以饸饹为主食的饮食习惯。

北京龙须面

北京,除了炸酱面,还有一种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

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聚过头顶,不停抖动,如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呈现在食客面前,中华面食技艺的博大精深被被表演师展现的淋漓尽致,使人无不震撼。

目前有记录最细的龙须面可抻至20扣以上,数目可达数百万根。

河北大慈阁素面

大慈阁素面与大慈阁文化一脉相承,深受古代帝王将相、大德高僧的喜爱。

大慈阁始建于南宋年间, 自古为佛教圣地,更以“市阁凌霄”之美誉成为保定的象征。

大慈阁素面为寺院素食,不仅口感宜人,造型悦目,其中配加的山珍药材, 时至今日,素食正逐渐成为潮流,而食大慈阁素面仿入清幽之境,别有一番体会。

山东福山拉面

福山拉面是山东烟台传统名吃,据传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操作技艺复杂,经和面、打条、拉抻而成面坯,细如龙须。

它以柔滑鲜美、细如银丝、品种繁多、工艺性强而著称于世,配以山东的海鲜等食材,鲜美异常,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在海外也享有盛誉。

河南烩面

除烩面外,河南还有浆面条、炝锅面、蒸面条等多种面条做法,可以说,河南的面食中可以吃出简单朴素中热情的生活气息。

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

陕西臊子面

臊子面是中国西北地区特色传统面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流行。

周公庙附近的北郭民俗村是真正将臊子面这美味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因此也被誉为陕西民俗第一村”。

兰州牛肉面

原为西北地区招待高级宾客的风味食品,因为味美可口,经济实惠,不仅在兰州比比皆是,而且在全国各省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兰州牛肉面馆。

说它是“兰州麦当劳”一点也不为过,如今,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都有几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

内蒙古焖面

内蒙古焖面以其粗犷的烹饪形式、厚重醇香的口感赢得了国人的认可,是最有蒙式风情的特色食品之一。

焖算是此面的加工方法,对于很多地方称为lumian。著名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就特别爱吃这种面,还因此做了一些考证。他认为lumian应为“垆面”。“垆”当然不是普通浇卤面的那个“卤”字,而”是当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恋“当垆卖酒”的那个“垆”字。

吉林冷面

冷面有两种起因,一是以为白菜泡菜和萝卜泡菜都是凉的,二是为了同当时的骨董面加以区分。

冷面是朝鲜族世代相传的特色食品,被看作是上等的佳肴之一,荞麦是冷面的重要组成成分。

上海阳春面

阳春面英文译名Plain Noodles ,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也是扬州的一大特色。

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

江苏锅盖面

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

锅盖面,也称镇江小刀面,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传统美食。

浙江片儿川

2013年7月,杭州片儿川荣登 “中国十大名面条”榜单,全城引发一阵香气喷人的“杭儿风”。

倒笃菜、冬笋、肉丝,片儿川选用的这几样配料据说也是有讲究的。将这三样材料切成片,然后在沸水中氽一下,据说这便是“片儿氽”面的由来由来。

南宋以来,杭州话多带“儿”音,如“筷子”则念做“筷儿”,且“儿”音较之现在的北方音更为厚重,又因“氽”与“川”同音,本是菜料皆成“片儿状”,于是 “片儿氽”就叫成了“片儿川”。

安徽板面

2015年5月,太和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太和羊肉板面制作技艺等被列入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板面、也称太和板面、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特色小吃,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

福建沙茶面

东南亚广泛流行的著名的汤类面食小吃,中国的沙茶面分有闽南的沙茶,广东潮汕的沙茶等风味。

其妙处在于沙茶酱的制作,用沙茶酱再制作汤头,而其中以厦门的沙茶面为典范。

台湾担仔面

它是台湾省台南最有名的一道传统面类小吃。

其发源时间可能为清朝时期,由于台南临海,故许多人家以捕鱼为业,但是台南夏季七、八月份时常有台风侵扰,风雨加交导致不易出海捕鱼,生计顿时艰困,故称台风来袭频繁、生计维持不易的月份为小月。

因此有些渔家在无法出海捕鱼时候,就改卖面食以维持生计、度过小月,而后渐渐产生“度小月担仔面”这道美食。

广东竹升面

竹升面是广东省地方传统面食,是老广记深处的广式小吃之一,广东人因“竿”音不吉利而改称“升”。竹升面用传统的方法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压打出来的面条、云吞皮的一类面食。

香港车仔面

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和卫生要求提高,街头熟食贩卖渐渐消失。车仔面走进茶餐厅和食堂,成为餐牌上的菜色。

湖北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已无需多言。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

热干面最能代表武汉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并蓄,细腻而粗犷,是荆楚民俗和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是指麻辣素面,分汤面和干溜两种类型,麻辣味型。重庆面还包括重庆小面和有臊子的面食,如牛肉、肥肠、豌豆杂酱面、荣昌铺盖面等。

说到重庆,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火锅、桥都、山城之类的,但是重庆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普及——重庆小面。

四川燃面

最为广大吃货们熟知的,恐怕少不了宜宾燃面,其做法类似北方的“干拌”,不浇汤汁,捞起后甩干,撒上红红绿绿的各色调料和葱花,最后浇上滚烫的清油,滋滋冒响,松散红亮、香味扑鼻……

宜宾人一早起来,有吃面的习惯,做法比较居家随意,但基本的几样食材,比如芽菜、花椒、小葱、黄豆酱油是不能够少的,少了一样,那种麻、辣、鲜、香的川味就出不来。

贵州肠旺面

肠旺面之所以能独具一格,不仅因为它有滋味悠长的肥肠和血旺,还因为它有山西刀削面的刀法,兰州拉面的劲道,四川担担面的滋润,武汉热干面的醇香,油而不腻、脆而不生。

肠旺面是贵州极负盛名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在贵州众多的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绝”而著称。

原标题:最中国的23碗面,你爱哪一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