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新饮料:蝌蚪啃蜡。
这个怪异的品牌名字,让上海的市民有些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当时,上海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上海滩,更是时尚与潮流的最前沿,咖啡、西餐早已经是常见的事物。
△繁华的上海滩
然而,蝌蚪啃蜡还是让人无法接受。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虽然让人觉得新奇,但是这个名字却让人不仅遐想:人喝的东西,和蝌蚪有什么关系?啃蜡,难道是味同嚼蜡?这两个关键词哪个能让人感觉到美味?如此一来,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
在饮食的命名方面,中国人向来讲究,即使是最简单的家常菜凉拌黄瓜,也要取个霸气的名字:“青龙卧泥潭”。当年有个著名的相声段子,说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做乞丐,因为讨不到饭,饿昏在了街头。一位路过的老婆婆救起带回家,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浇上一碗剩粥一煮,喂给朱元璋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那老婆婆苦中求乐,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所谓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过是菠菜煮豆腐
即使是烂菜根配上剩粥,也要叫“珍珠翡翠白玉汤”,一款新的饮料,居然取一个“味同嚼蜡”的名字,自然不能刺激中国人的味蕾。
因为长久打不开中国市场,这款饮料的公司不由得十分紧张,他们搞清楚原因之后,决定先“正名”再做生意。于是,它在全球多家报纸刊登广告,悬赏350英镑,征集一个能打动中国人的新译名。
解铃还须系铃人,征求中文译名还需要靠中国人。1935年,当时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的中国教授蒋彝,看到泰晤士报上刊登的广告,决定试试。对着这个并不复杂的英文单词,他苦思冥想,好几天一无所获。
据民间传闻,这天蒋教授的两个孩子放学回家,想喝饮料,他以下雨天冷为由,阻止两个孩子喝。结果,贪嘴的孩子哭闹起来。过了一会儿,保姆出来打圆场,说:“不要哭了,今天天气冷,你们两个人,每人只喝一口吧。”随后拿出了一瓶饮料,两个孩子每人喝一口,就破涕为笑。
蒋彝(Chiang Yee)(1903年—1977年),画家、诗人、作家、书法家
蒋教授看到两个孩子喝饮料的这一幕,忽然想到译名的事情,又结合饮料公司的发音,将英文名中押头韵的音节换作汉语的“可”并分别与“口”、“乐”结合,从而搭配成“可口可乐”。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现在的人们对它一点儿都不陌生,大街小巷的商店、超市都有得卖。一些年轻人,可能三天不喝就馋得慌。
△民国时期可乐女明星海报
然而,如果仍然使用蝌蚪啃蜡这样的译名,恐怕可口可乐到今天都没法在中国卖出几瓶。可口可乐这个译名既是音译,又是意译。既可以“勾引”消费者的品尝欲望,又迎合了中国人求吉利、盼安乐的心理需求。对消费者而言,“可口可乐”一词留给人的印象就是“既爽口又爽心”,进而产生喝一瓶的冲动。
△1928年,可口可乐售卖亭
自从有了这个新名,可口可乐知名度大增,从而使得民国时期可乐遍及中国的大都市。可口可乐公司用350英镑,换来了整个中国的市场,可以说是他们做过最划算的一笔买卖了。
除了可口可乐,还有哪些洋品牌曾有过糟糕的中文翻译?
快餐品牌肯德基曾经把 “令人不禁吮指的美食(finger lickin good)”翻译为“吃手指”,让消费者以为真要把自己的手指啃了。
德国车Mercedes-Benz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音译为“笨死”,后来更名为“奔驰”后才听着顺耳和舒心,并帮助提高了销售额。
国际知名的财务公司KPMG的中文名“毕马威”也是让人容易联想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别名“弼马温”。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参考消息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