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好奇心日报 | 人为啥会“水土不服”?
11-29 08:26:05 来源:新华社

人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水土不服”的症状非常普遍,此前研究已经表明,“水土不服”与饮食改变带来肠道菌群的变化有一定关联性。华中科技大学科研人员近日在肠道菌群可塑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开了肠道菌群在“水土不服”症状产生、发展和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jpg

“一个人到了异地一开始饮食不习惯,但是过段时间也能适应,这就是肠道菌群的可塑性。在外地过一段时间回到原地,又能适应回来,这就是肠道菌群的弹性。”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变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在长时间停留期间又具有相当的弹性。

宁康研究团队招募了一支由十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从北京出发,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停留了六个月,然后返回北京。通过使用高密度纵向采样的策略,收集了志愿者的粪便样本,记录他们详细的饮食信息。对粪便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相关分析,发现人类肠道菌群在较长时间跨度内受饮食改变而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跨国志愿者肠道菌群之间的变换通常在1个月内完成,并且志愿者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有特定的变化趋势。”宁康说,“饮食长期的转变可改变肠道菌群,饮食的恢复也可使肠道菌群恢复,揭示了肠道菌群具有双向可塑性和强大的弹性。”

科研人员通过整合志愿者的饮食信息,证实了肠道菌群的双向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饮食调节,志愿者在外地消费的食物消耗量增加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显著相关。

专家表示,肠道菌群的双向可塑性模式的发现,有助于指导科研人员对肠道微生物组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世界胃肠病和肝脏学科领域的顶尖期刊《消化道》(Gut)在线发表。

原标题:人为啥“水土不服”?专家揭示肠道菌群可塑性原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