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消息,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自此,国外新鲜事物不断涌入,40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管是大到国家,还是一座城市,再到我们的家庭、我们每个人,伴随着改革开放都迎来了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
1
第一批“个体户”
图为1986年,广州市骑自行车冒险载货的个体户
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有了不起的勇气,“个体户”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那时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一些有商业眼光的人们尝到了商品经济的甜头。练摊、倒服装……铁饭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有更多人把自己做老板的想法变成行动。
2
第一瓶可口可乐
图为1979年被国人评价为“带着一股子药味”的第一批瓶装可乐
如今,进口超市早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坐在家里就能吃到远在泰国的香米也不再是奢求。
可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见识到进口食品还是一件稀罕事。以可口可乐为例,它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中国的知名国际品牌。
3
第一杯咖啡
咖啡和其他传统饮料一起,出现在了商店的货架上
继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后,咖啡也跟上了脚步,走进了中国传统的食品店。
4
第一家国外快餐
1987年,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于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一开业就创下单一店铺单日最高营业额——30万元
肯德基老爷爷的笑容不知道陪伴了多少孩子的童年。现在,吃个肯德基已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不过,肯德基的引进,既有“快餐”概念的普及,还革新了用餐观念、管理模式等思维。
5
第一件时装
在改革开放前,“黑、蓝、灰”等是人们服饰的主要颜色。大家的服装单调,千篇一律。
改革开放后,服饰颜色逐渐多了起来,人们对衣服也有了时髦、好看的需求,街上的时装多了起来。
6
第一套西装
20世纪初,西装随着海外留学人士来到中国。在此之前,被称为“干部服”的中山装是中国男性的服饰首选。
西装来到中国后,由领导人带头穿上了西装。很快,“西装热”风靡大街小巷。
7
第一辆进口家用轿车
1979年以前,街上的车辆很少,且大多都是公车。那时候,拥有一辆私家车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百姓出门主要依靠自行车。
菲亚特126P成为我国最早的进口私家车,在上世纪80年代,拥有一辆菲亚特126P小轿车绝对是生活富足的标志。
8
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1979年,长虹厂从松下引进了一条黑白电视生产线。全国各地的进货车在电视机厂外排队等候,24小时不间断。库房里面没有一台库存,产品刚下线就被直接运上车。
9
第一部好莱坞大片
1984年,广州市从美国引进了第一部好莱坞大片《超人》,结束了“中国电影一片红”的局面。
10
第一批买大哥大的老板
当下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除了接听电话、发信息,还能上网、视频……智能手机早已成为现代人的必需品。
而在1987年,手机鼻祖——大哥大刚进入内地时,其高达两万元的价格让许多人望尘莫及。
大哥大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科技发展的标志。
11
第一次广场舞潮
图为1981年,穿喇叭裤,自带双卡收录机的青年在公共场所跳迪斯科。
迪斯科、蛤蟆镜、牛仔裤……这些古灵精怪的时尚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业余时间,人们看电影、谈恋爱、跳舞,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
12
第一波烫发潮
图为1982年,上海最大的理发店——南京理发店顾客烫发的场景。
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美,更加注重打理自己。女士们尝试烫头发,不得不说是一种革新。
13
第一次选美
广州市地处重要地理位置,常常是体验新风俗的首选地。
1985年,广州市为配合“两个文明建设”、“五讲四美三热爱”,策划了一次选美活动,叫做“首届羊城青春美大赛”。
14
第一批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
图为1980年夏天,在故宫的国人不看国宝,不看建筑,只围观外国游客。
外国人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的群体。此前,除了少数外交人员,普通百姓很难见到外国人。
改革开放后,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外国人在公共场合会引起国人围观。
……
原标题:改革开放后那些重要的"第一次",你知道多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