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场上出现“蒜你狠”,蒜价一度飙升至每斤10多元;但2017年,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自9月底以来,冷库大蒜开售后,价格一路下滑,一个月每斤能跌4角左右。1月4日,记者从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了解到,当天双福国际农贸市场大蒜批发价为每斤2.3元,九龙坡太慈农贸市场批发价为每斤3.5元。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农贸市场、超市等了解到,大蒜零售价格依然在每斤3元左右,蒜价缘何萎靡不振?2018年,在这辞旧迎新的关卡,会不会再次炒热蒜价,远离“穷蒜”怪圈?
打“蒜盘”转战深加工
尹川瑜是梁平区柏家镇桂花村的蒜农,也是我市大蒜种植大户。日前,他在电话里向记者讲述了他打的“蒜盘”。去年8月,他从种植基地运了8吨大蒜到重庆双福农贸城,大蒜从地里进入市场,所需的种植、人工、有机肥、运输、进场费等一系列流程化为成本费,每斤在1.8元左右,最后成交的批发价每斤在2.5~3元不等,一车大蒜净赚近1.5万元。
尹川瑜除了做大蒜批发、零售生意外,他还转战大蒜深加工。目前,他公司有蒜米、蒜心、蒜油等系列产品,一斤附加值提高近2元左右,去年仅靠蒜米就收入近4万多元。
“50吨的冻库,囤积了10多吨大蒜。总体来说,去年种大蒜有利可寻,只要今年大蒜价格不再跌,维持在每斤3元左右,我就能够盈利。”面对今年的市场行情,尹川瑜坦白道。
本地蒜农亏本可能性较小
据了解,去年全国冷库蒜存量达31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60%以上。充足的供应量,造成去年9月底冷库蒜开卖后,价格一路走低。
“重庆蒜价受大环境影响,市场的批发价也降得厉害,而蒜农仍有赚头。其根本原因在于,重庆不属于全国大蒜大产区,即便有零星的大蒜种植地,也因受地域条件限制,本地产大蒜种植规模小,产量受限,出现亏本现象可能性较小。”重庆永辉超市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
市农委相关专家也指出,蒜价“过山车”的主因是信息不对称,要做好市场信息与农户生产的无缝衔接。同时,他表明,市场上大多卖的都是原材料,本地乃至全国各地剥皮、灌装等初加工设施少,根本没有议价空间。产地蒜价要稳定,且让蒜农获得合理收益,必须从供给端发力,产业链向深加工延伸。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见习记者 滕飞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