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一波三折的经历折射出国产剧的命运多舛。积压,这是所有国产剧都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媒体指出,积压剧在整体国产剧的产量中占比几乎超过三分之一。
延迟播出、蹭明星热度、转战网络……积压剧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国产剧年产量过万集,能播的有多少?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2016年,我国国产剧的年产量平均在15000集左右,数目惊人。然而,影视专业媒体“金牌舆情官”却指出,其中能够播出的则只有9000集左右。
尽管剧目数量庞大,但观众依然表示“无剧”可看,电视剧的收视率也不容乐观。
2014年与2015年播出的电视剧中,收视率超过1%的分别只有26部和22部,收视率超过2%的更少,分别只有5部和2部。到了2016年高收视率的电视剧数量更少,超过2%的只有一部《亲爱的翻译官》。
既然是“赔钱货”,为何还要一拍再拍?
拍了的剧无法播出就意味着不能收回成本,但制作单位依然锲而不舍地拍拍拍。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一条巨大的经济链。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不管怎样,先立项,拍了再说,到时候随便报一个高价卖,公司就有资格上市捞钱。”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金”黑洞,造成了影视行业的泡沫式繁荣。
“屈尊”转战网络,就能握紧救命稻草?
在影视剧的版权采买市场中,有一条不成文的鄙视链:“能台播的要比网播的好,纯网自制要比转网播的好,能做到台网联动的一线剧集是少之又少。”而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传统一线大剧台网连播的价格,以两家电视台和一个网站组成的三方买家来估算,单集售价至少可以达到300万元一集;但如果网络独播,售价可能只有网站的150万元一集。“不过,有平台愿意买剧,总归是能收回成本,总好过无法播出、彻底赔本吧。”有制片人透露。
但视频网站也不愿意总吃剩的。有些电视剧在转网播出后的流量并不理想,直接导致视频网站方面也开始考虑未来要减少类似剧集的采购。
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表示,有些积压剧在创作之初就不是为网站量身定制,并且类型、题材和制作方式也趋于雷同,网站购买这类剧集更多是出于一种全局观,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比,“但这类项目往往不符合网站气质,以后这种采买也肯定会逐步减少”。在她看来,未来视频网站会和电视台一样,购剧时加强筛选。网站还会倾向于做更多的自制剧,“只有自制才能代表平台的调性”。
“有些视频网站在买剧时,还会和剧方签订协议,要求该剧确定会在某台播出,才能给出相应的版权价格。一旦未能实现台播,网络购剧的价格可能还要下调。”某地方卫视一线版权采购工作人员透露,尽管如今网站的购剧资金日渐雄厚,但能够在电视台播出,对剧集意味着曝光度和影响力的双重加码。
“电视台像是给网站打了免费广告,只要经过台播,网站的播放量会有量级上的增长。”因此,因为无法台播而转网,短期内也许是部分积压剧的“应急通道”,但随着市场筛选标准的进一步强化,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也许将会失效。
上游新闻综合 朱小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