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70岁的重庆川剧院相比,我可能显得比较年轻,但我有信心在川剧艺术上继续精进,做好传承,不负使命。”9日,青年川剧演员徐超在川剧艺术中心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认真表示。
徐超
此时距离重庆市川剧院建院70周年川剧声腔演唱会上演只剩下几小时,徐超还在练功房准备最后的冲刺。作为川剧院演员一团团长,这位80后当红小生对自己要求很高,“尤其这是70周年演出,别有意义。”
这台演出由两位顶级川剧表演艺术家——“三度梅”沈铁梅与“二度梅”田蔓莎联手打造。汇聚了重庆川剧院老中青少四代演员同台,包括《金子》《灰阑记》等重庆川剧70年精华都将呈现。
徐超演出的节目《红梅记·游湖》,是演唱会亮相的第一个戏曲节目。“这是一个经典川剧传统片段,因为川剧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有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这个节目有五个小生,用昆腔的形式演唱。”
身为当红小生,徐超的外形干净,性格温和,技术扎实,但他与川剧的缘分,其实有些误打误撞。
“我1996年开始学戏,到现在25年了,当时重庆川剧院在全川招生,在成都培训,直到2000年才回到剧院开始工作。”徐超说,起初并没想过走上戏曲之路,“那时我还在小学,很早就听说川剧院招生的消息,因为自己性格有点内向,父母想让我去参加面试锻炼下胆量,见识一下世面,临时决定让我去考,后来看到榜上有名,其实有点纠结,因为参考的目的不是学戏,一开始也没打算去,学戏意味着要放弃正常的求学经历,父母让我自己决定,我觉得练功唱戏可以不用经历中考高考,好像也不错,就这样入了行。”
徐超表演中
徐超坦言,虽然25年坚持了下来,但中间也有过好多次自我怀疑,“每当演戏不如意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做这个,但有时自己演得很好观众也认可的时候,我就很高兴,觉得要坚持下去。这种情绪变化源于自己的舞台表现和观众给的反馈,所以,也希望观众多多关注川剧,支持我们戏剧演员。”
特别让徐超感慨的是,这次建院70周年演唱会,让他有机会见到那么多已经退休的老艺术家,“他们都七八十岁了,院里特别邀请回来表演,我们年轻人能跟他们同台非常有幸,同时我们也一对一接送老艺术家,配合他们的回院排练工作,做有针对性的服务,在跟他们相处期间,我看到了他们的敬业付出精神,都是上午来院里直到下午都没休息,这些老艺术家是我们晚辈的榜样,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
这些年,重庆川剧院在传承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送孩子学习戏曲,作为过来人,徐超想对这些师弟师妹们说,“学戏很清苦,要练功、练嗓,要考察外形条件、动作协调性、舞台表现力等等,虽然过程很苦,但当你真正学成之后,在台上有了光彩之后,你会非常喜欢它!”
回首来路,有什么话想对25年前的自己说吗?这个问题让徐超不假思索,他笑着用重庆话脱口而出,“你当时的决定,没得错!”
上游新闻记者 文字/视频 赵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