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沸点 > 正文
乌克兰刚刚失守的切尔诺贝利,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大事
02-25 10:58:02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2月24日,乌克兰军方表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已被俄军控制。据乌克兰方面表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24日的冲突中并未遭到损伤。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24日表示,该机构正密切关注乌克兰的局势,并呼吁最大限度地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使乌克兰核设施面临风险的行动。

格罗西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特别关注乌克兰核电站和其他核设施的安全和安保。乌克兰方面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不明身份的武装部队”已经控制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所有设施,但该基地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也没有出现破坏。

俄军坦克出现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 图:环球时报

上游新闻注意到,外媒援引了乌克兰切尔诺贝利隔离区管理部门的官方发言人的话,“今早(24日)我回到(基辅的)办公室时才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管理部门都离开了,所以没有人下达指令和防守”。

这意味着,俄乌双方在切尔诺贝利激战,造成核泄漏和核污染的可能性非常小。

全世界的伤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全世界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投入高度关注是有原因的。35年前,这里发生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核事故,这次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到目前都还没有消散。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与白俄罗斯边境地区,距离基辅市北130公里。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置 图:百度地图

前苏联在1973年开始修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77年启动,是当时苏联最大的核电站。

1986年4月26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此次事故定义为最高级的7级核事故。

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100倍。核尘埃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事故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灾后两年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也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霾中。

据统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3是自杀。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时至今日,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到放射性伤害死去。

200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发生20周年时,“绿色和平组织”披露,这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的危害程度要比当时的评估高出10倍,泄漏物将在未来造成约10万人死亡。

常规军事冲突造成核泄漏的风险很小

核事故发生后,切尔诺贝利电厂并没有完全停止运作,只是封闭了电厂的4号机,并且用200米长的水泥与其他机组隔开,但由于缺乏能源,乌克兰政府让其他三个机组继续运作。

1991年,2号机组发生一场火警,乌克兰政府随后宣布2号机组无法修复,终止运作。1996年11月,在乌克兰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总署的协议下,1号机组停止运作。2000年11月乌克兰政府在一个正式典礼上关闭了3号机组的运作。至此,整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完全停止发电,永远不再运作。

有分析认为,在正常管理运作下,切尔诺贝利没有再次发生核泄漏的风险。在这次战争冲突中,即便遭到常规武器的攻击,泄露风险也不大。

分析认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潜在的核泄漏源头有三个。

第一是发生事故的4号机组。前苏联在事故后六个月内,用钢筋混凝土给4号机组建了一座石棺,设计寿命十年。2012年,乌克兰在石棺外面又建了一座钢棺,2020年建成,设计寿命一百年。

第二是1号到4号机组产生的核废料,绝大多数是液体。按原计划,这些核废水需要进行水泥固化处理,但俄乌冲突会让这个进程中断。

最后是乏燃料,即没有完全消耗完的核燃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积累了两万多个乏燃料组件,这些乏燃料存放在专门的储存装置之中,如果不遭到特定攻击,是不会泄露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网络图

新闻链接》》

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一议定书)》规定:“含有危险力量的工程或装置,如堤坝和核发电站,即使这类物体是军事目标,也不应成为攻击的对象,如果这种攻击可能引起危险力量的释放,从而在平民居民中造成严重的损失。”

美国没有批准这一议定书,俄罗斯也于2019年10月23日退出。

上游新闻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