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川(驻澳门部队步兵二营教导员):可以说最高垃圾能堆到三米高。
主持人:什么样的垃圾能堆到那么高?
王剑川:主要是海水倒灌了,老百姓家里一些生活垃圾,包括柴米油盐被浸泡过,用不了,都堆到外面,街道上面。包括一些电器浸泡后坏掉了。第二个这条街,有一些店铺是卖海鲜的,一些海鲜产品也是恶臭,堆在外面,整条街过去以后味道很重要。
主持人:戴口罩了吗?
王剑川:我们当时是有戴口罩的。
主持人:你们要去入手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从哪入手呢?这么多垃圾。
王剑川:应该说第一次去的话,我们的车辆垃圾要装上车,然后运走,但是澳门的街道很狭窄,车辆装载来回要一个多小时。
主持人:进不去是吗?
王剑川:对,进不去。
主持人:你们有什么样的工具吗?
王剑川:当时我们携带是铁锹。
主持人:那基本上还是靠人力,人工。
王剑川:因为街道很狭窄,基本上机械很难进去,只能人进去。
解说:这是解放军首次在港澳地区展开灾后救援行动,面对灾后各类垃圾堆积如山,部分道路堵塞,交通不畅的状况,驻澳门部队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就地划分任务,明确协同事项,提出标准要求,规定完成时限,清理工作在多个区域展开。
主持人:其实对你们来讲也应该是一个考验,因为之前可能也没有接触过类似这么大的灾害。
主持人:是的,因为这次是港澳驻军,我们进驻了18年,香港进驻了20年,我们是第一次走出去,走出营门执行救灾任务。一出去以后,怎么说呢,我感觉有压力。
主持人:压力来自于何方?
刘书升:港澳行动,必须注意自己的形象,再一个要依法行动,什么事都要按照法律,按照驻军法,基本法去行使。不能越过一点界限,因为当时我们下去之后,我们是第一次穿着军装在澳门出现,澳门同胞也是第一次看到解放军,这么近距离看到解放军,面对面看到解放军。
主持人:之前没有吗?没有在澳门的街头出现?
刘书升:没有,按照我们规定是不允许穿着军装去澳门的。
主持人:我们这样的一个区别会有多大的一种不同?
刘书升:在内地救灾我也参加过,内地我说实话你可以放开手脚,但在澳门,应该有的地方是不可以的。
主持人:有哪些约束呢?比如说?
刘书升:比如说当地老百姓,请你到他家里去搬运东西,应该在内地是可以的,但是在这个可地你就不能随便去。
主持人:就不能进到私宅?
刘书升:你要进,你要有请示要批准。
解说:澳门驻军法第14条规定,经澳门特别行政区请求并经中央政府批准后,澳门驻军可派出部队执行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的任务。但是驻军履行防务救灾任务当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所有官兵必须遵循的。驻澳部队政治部主任窦国杰在这次救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负责政治工作。
窦国杰(驻澳门部队政治部主任):部队出动以后,严格依法救灾,保持威武文明的良好形象。尽量做到不扰民,不添乱,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解说:地处澳门繁华地段的十月初五街一带满目疮痍,堆积着数以吨计的垃圾和废弃物,高温潮湿加上停电停水传出刺鼻恶臭,如不快速处理,将有发生疫情的风险。
主持人:那些垃圾要怎么清理?
刘书升:用垃圾袋子,垃圾不成个,然后用铁锹装到垃圾袋子里边,封起来,再往外一拿,很难处理的。整个的,比如说柜子,冰箱,我抬走就可以,这个不是。
主持人:这个要从淤泥里,水里挖出来。
刘书升:挖出来装到袋子里边,腥臭无比。这受不了的,在现场。
主持人:战士再怎么着他也是人,他怎么克服生理上自然的排斥反应?
刘书升:据我观察,战士没有感到畏惧过,也不在乎,每个人干得跟小老虎一样。
解说:8月25日中午,在高温烈日下连续奋战中,有些战士出现了身体不适。
王剑川:这我印象很深刻,是我一个士官,叫陈浪。他很卖力很用力清理垃圾,导致他虚脱了,当时我就在现场,我说陈浪你先休息一下,等一下再下来。他说教导员没事,稍微调整一下就好了,我一会还上。
主持人:没有后备的替补人员吗?
王剑川:这个时候没有所谓后备替补人员,不是打球,有替补。
主持人:就只能坚持?
王剑川:坚持,最令我感动的是陈浪他是即将要退伍的士官,仍然坚持在一线。
解说:此次驻澳门部队参与灾后救助工作的时间正值老兵退伍的交接时期,灾难面前驻澳门部队即将退伍的官兵都积极参与到援助行动中,在我们采访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离开了部队。
官兵:虽然我还有4天就要离开部队,离开澳门,但是当任务来临我一定会随时做好准备,为守护澳门这片国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书升:主动要求去,争着去,主动清理,他们这些战士就想着利用在军旅生涯的最后几天,以实际行动再为澳门同胞,做点儿事,做点儿贡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