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成功后,医生们为张明礼转病房。成都商报 图
成都商报消息,
9点30分
突发心梗 心跳呼吸停止
9点31分
徒手心肺复苏按压
9点33分
接着使用比徒手效果更好的胸部心肺复苏仪
10点
原则上抢救病人超过30分钟,如果心跳、呼吸都还未恢复,是可以宣布抢救失败,停止抢救的。但家属和医院方面仍没放弃,经与家属沟通,医院启用最后的办法——ECMO人工心肺机,心肺机立即开始准备工作
在ECMO准备过程中,医务人员一直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保证体内的血液循环供给不中断
11点20分
ECMO人工心肺机准备完毕,开始运作,血泵代替了心脏的泵血功能
由于患者血压几乎没有,医务人员整整花了一个小时才插入ECMO导管。最终,血泵代替了心脏的泵血功能
11点25分
患者醒来
呼吸心跳停止1小时55分后,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近20名医护人员的接力抢救下,奇迹发生了:64岁的张明礼(化名)头开始晃动,眼睛一下睁开,开始用嘴来咬嘴上的导管。
原则上,抢救病人超过30分钟,如果心跳、呼吸都还未恢复,即宣布抢救失败,病人死亡。而抢救张明礼的过程,持续了1小时55分钟,近20名医护人员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最终从死神身边,将张明礼拉了回来。
这是一次与死亡的近距离搏斗,也是一场生命的奇迹。
墙上的时钟指到11点25分,躺在四川省人民医院EICU(急危重症监护病室)病床上的张大爷终于睁开了双眼,病床旁的心电监护仪显示恢复了心跳。而在这之前,张大爷心脏停跳近两个小时,连有20多年从医经历的EICU主任周平都感慨道,“起死回生”的张大爷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抢救
64岁大爷突发心梗
“准备输1000毫升液体!”“快!止血钳拿给我!”“氧饱和现在多少了!”昨日上午,一场紧急抢救,在四川省人民医院EICU(急危重症监护病室)展开。
64岁的张明礼躺在监护病床上,满脸发紫,瞳孔散大,嘴角还留着一些白沫。亲人在床边不断呼喊他的名字,但没有得到一丝回应。张大爷的管床医生谭芳回忆,上午,张明礼在家中突然晕倒,家属拨打电话通知救护车送到了距离最近的四川省人民医院。“一放上床就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了。”经过检查,初步判断张明礼是突发心肌梗死,已经失去了呼吸和心跳。评估完生命体征后,曾在心内科轮值的谭芳马上给张大爷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从张明礼躺上监护病床的一刻起,一场医护人员与死神的近距离搏斗也展开了:EICU另外的医务人员马上准备胸部心肺复苏仪。“2-3分钟徒手心肺复苏按压之后,就立马装上了胸部心肺复苏仪。”EICU主任周平说,胸部心肺复苏仪相比徒手进行心肺复苏,频率和力度相对稳定,效果更好。
然而,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病床旁的心电监护仪显示屏上还是一条直线。“病人还是没有恢复心跳。”
坚持
“大家内心都在跟自己较劲”
一般来说,人的呼吸、心跳一旦停止,45秒后瞳孔散大,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10分钟后脑组织基本死亡。一般心脏骤停的患者,大部分都很难抢救回来,即使通过抢救恢复心跳,也很有可能因为长时间缺氧成为植物人。
“原则上抢救病人超过30分钟,如果心跳、呼吸都还未恢复,是可以宣布抢救失败,停止抢救的。”EICU住院医生杨子含说,所有人都没有放弃一丝希望,连才值了夜班的同事都主动留下来帮忙。“医生不愿意就此放弃,家属也表达无论什么都愿意尝试,哪怕有一丝希望。”杨子含说,大家内心都在跟自己较劲,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老人的生命。
抢救30多分钟后,杨明礼仍未恢复主动心跳和呼吸,通过与家属沟通,医院准备用最后一个办法:启用ECMO人工心肺机。
奇迹
患者睁眼 医生护士一齐鼓掌
家属同意之后,EICU医务人员立即筹备ECMO的准备工作。在这之前,心肺复苏也要一直进行,保证身体各处的血氧供给。EICU住院总医生杨雪婷负责给张大爷插管。“ECMO的准备工作很多,需要导管预充来扩张血管,还需要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由于患者血压几乎没有,基本上很难插入导管,医务人员整整花了一个小时才把ECMO准备好。”
上午11点,ECMO准备完毕,11点20分ECMO开始运转,将张明礼氧合的血液再回输到动脉,血泵代替了心脏的泵血功能,来保证全身的供血要求。5分钟后,奇迹发生了,张明礼醒过来了。
从上午9点30分,到11点25分,1小时55分的抢救终于结束,医护人员的不放弃,最终换来了患者的苏醒。紧张的救援暂告一段落,“救援结束时,抢救室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医生护士的掌声。这简直是一次生命的奇迹。”EICU主任周平说。
患者情况
神志恢复
还需进一步检测
“患者虽然已经恢复心跳,但是心肌收缩射血分数小于10%,正常人心肌收缩率都是大于60%,基本上心脏是一种蠕动的状态。”杨子含说,心内科的医生也来给张明礼进行病情评估,现在已经准备将其转移到导管室,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张明礼虽然“起死回生”,但是肾脏可能因为缺血、缺氧,造成急性肾损伤,而神志的恢复还需要进一步检测和观察。
因为情绪不佳,张明礼的女儿没有与记者做过多交流,只是告诉记者张明礼前晚有一些胸闷,没想到第二天就出问题了。
EICU主任周平介绍,除开医务人员的不放弃和家属的支持,在准备ECMO的过程中,EICU的医务人员也一直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保证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供给不中断,也是患者出现奇迹的重要因素。
揭秘ECMO
设置人工心肺替代心肺功能
国际上成功率仅40%
在此次救援中,发挥关键作用的ECMO人工心肺机,到底是何方神圣?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介绍了这一“黑科技”。
EICU住院总医生杨雪婷说,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它有两种运行模式,一是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后,在泵的推动下回到静脉,“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人工肺’。”第二种模式是将经过氧合的血液再回输到动脉,这种模式下,因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ECMO对于心脏骤停,尤其是心源性的心脏骤停提供了更多的抢救方式。
“其实ECMO应用到抢救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国际上平均的成功率也只有40%左右,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应该去争取。”ECMO团队之一的主治医师宋梦龙说。
救援群像
EICU管床医生 谭芳
“我的朋友圈被刷屏了”
“有个急性心梗危重病人马上到了,到你管的床,你尽快准备一下。”突然接到住院总打来的电话,EICU管床医生谭芳立即紧张了起来,她必须马上做好准备,赶到抢救室待命。
谭芳和她的助手以及几名护士最先抵达抢救室,没几分钟,张明礼便被送了进来。“看到他的第一眼,感觉情况太差了,不仅失去了意识,而且肤色发乌、口吐白沫,还伴随着大便失禁。”谭芳说,当时她没有过多思考的时间,便开始为患者做胸外按压,每分钟按100次左右,每次要有4、5厘米的深度,连续按压3分钟后,她因为体力下降力度不够,才由助手顶了上来。“当时很累,但因为太紧张,有没有出汗我都不记得了”。
5分钟后心肺复苏仪准备完毕,终于不用再徒手按压。护士们张罗着为患者输液,用于提升心率和血压。而谭芳开始忙于各种设备的准备、与家属沟通,以及联系做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的医生到EICU。
直到下午1点,谭芳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坐在休息室里一边啃面包,一边刷朋友圈。这时候她才惊讶地发现,“我的朋友圈已经被同事们刷屏了,大家都在为这个奇迹而欢呼。”
EICU住院医生 杨子含:
“他的血管都找不到了”
“太忙了!抢救的时候大家忙得话都没时间说。”下午3时许,成都商报记者在抢救室外见到了参与本次抢救的EICU医生杨子含。
杨子含接到的任务是参与为患者“穿管子”的工作。
“一定很有难度!需要加倍细心。”杨子含做好了心理准备。当她站在监护病床边的时候,发现情况果然很棘手,因为心跳停止后,医生们只能靠人工按压和心肺复苏机维持张明礼的生命运转。因此,这时候患者的血压极低,几乎没有搏动。加之血液失去氧合,患者的动脉和静脉都呈黑色。而杨子含参与的工作,是将ECMO的两根小手指粗的管子,连接到患者的股动脉和股静脉上,以替代其心肺功能。
“所有平时能摸得到的血管,现在就很难找到了。”杨子含介绍,为了解决这个困难,EICU主任周平下令直接切开患者腹股沟处的皮肤,让血管暴露出来,最终完成了穿管。整个穿管过程花费了1个小时左右,医生们全程保持专注,不敢有丝毫懈怠。
EICU主任 周平
“从医20年第一次遇到”
上午9点30分,住院总紧急通知EICU主任周平:“有个心梗的病人来了,情况不太好,你快去看一下。”当周平走进抢救室看到张明礼,得知他心跳呼吸均已停止,经过人工按压和心肺复苏仪的治疗,患者的心脏依然没有任何复跳的迹象,顿时觉得情况不妙。
“或许ECMO能救他一命。”周平想到了9月份EICU刚刚启用的这项黑科技,是救活张明礼的唯一希望。她连忙走出抢救室与张明礼的家属交流,因这台机器启用成本很高,为了救活患者,周平必须得到家属的理解与支持:“经过交流,家属非常支持,表示希望医生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抢救。”
在周平的指挥下,ECMO5人团队和多科室的医生迅速到位,近二十名医生到了抢救室,分工合作。当ECMO启动,连接患者的身体5分钟后,奇迹发生了,周平连连称奇:“心跳停止近两个小时,他居然还能活过来,的确是个奇迹。我从业20年来,第一次遇到!”
EICU主治医师 宋梦龙
值了通宵夜班继续抢救
EICU主治医师宋梦龙刚值了通宵的夜班,早上9点多到病区查完房后,他就可以下班回家陪孩子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宋梦龙突然接到通知:“有个心肌梗死的危重病人,你们做好准备,会用到ECMO。”
虽然身体已经有一些疲累,头也稍稍有些发昏,但对于一个急诊医生来说,临时加班也再正常不过。宋梦龙立即将命令通知到ECMO团队,自己也开始向库房赶去:“我们团队5人去库房推ECMO,以及一些附带的管路、套包等器材,到了监护病房后又配合其他医生使用ECMO,维持它的运转。”
当患者抢救成功,ECMO却不能取下来,这意味着宋梦龙和团队依然要守候在患者身边。“下午多科室合作,我们必须也要在现场,尽可能的关注到患者的状态,所以不能离开。”
原标题:生命奇迹:心跳停止1小时55分,不放弃,他醒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