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三亿人都在拼的电商黑马”拼多多疑云笼罩 深陷信任危机
06-28 17:19:43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消息,近期,号称“三亿人都在拼的电商黑马”拼多多频繁遭遇风波。被扫黄打非办点名批评涉嫌销售黄暴商品,少数商家在拼多多总部集体维权,被质疑靠罚款商家牟利等等,接连对拼多多以痛击。

消费者如何看待拼多多

拼多多诞生之时,电商已经被认为是非常成熟的赛道,垂直电商可能还有机会,平台电商是绝无可能挑战阿里京东的。但拼多多利用全新的流量获取方式颠覆了这种成见。比如,在社会信用制度缺乏的情况下,利用技术和平台能力,“先行赔付”、“担保交易”,正是这些承诺让消费者敢于进行线上交易,拼多多就得益于此。

但同时,隐患也出在这里。据悉,拼多多其实并没有电子钱包功能,交易产生的资金会暂存在第三方监管账户。于是,拼多多暂时就没法给用户一个“先行赔付”的承诺,用户如果有投诉,拼多多只能先启动抽检、神秘买家购买等业内通用的后台机制,发现商家问题后进行处罚,最后以现金券的方式赔付给用户。

然而对于那些享受过更快更直接赔付经验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流程和结果并不见得会让他们满意。中国青年网记者发现,在一些公开的社交平台上,网友对拼多多的质疑声就此起彼伏。

在微博中搜索“拼多多”,众多网友的质疑和愤怒就印入眼帘。6月25日,该网友称:“拼单成功了,隔天莫名强制退款”,并表示客服一直不解决,说“拼多多都是垃圾”,以示愤怒。

另一位网友也称商家无诚信,伪劣假冒,质量也不好,并说道:“拼多多最缺的就是诚信。”

微博网友对拼多多众怒难任。图片来源于微博

上述网友的吐槽都并非个例,记者发现不少网友均对拼多多有负面的看法。根据拼多多平台协议,一旦发现商品疑似假冒,拼多多将采取下架商品、限制提现等措施,并将店铺保证金增加至问题商品历史总销售额的10倍,全部赔付给消费者。尽管拼多多在打击售假政策上显得极为“严苛”,但不少消费者仍对其抱有诸多负面情绪。

随之,拼多多就被额外增添了一个“坑多多”的名号。叫出这一名字的,除了不认可商品质量的消费者之外,还有被拼多多频频罚款和冻结资金的商家。

拼多多商家现闹事风波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6月中旬,因订单资金遭冻结、平台申诉渠道不畅等原因,10多位拼多多商家在上海总部维权,期间与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几天后,还有涉事商家奔赴拼多多总部追讨扣款,事件不断发酵。

有微博网友表示,内部员工爆料,“退店却有各种理由扣钱不退”。还有网友用“拼多多霸王条款”、“动不动就罚款”等言语表示愤慨。

微博网友称拼多多恶意扣押商家贷款。图片来源于微博

微博网友质疑拼多多平台。图片来源于微博

按照拼多多官方的解释,此次冻结商家货款的原因主要包括售假、商品描述不符和虚假发货。黄峥还就商家诉求、罚款标准、消费者赔偿金去向等关键问题向外界作出答复。

然而这番解释并没有安抚一些商家的情绪。平台是否具备假货鉴定资质,假货及赔偿标准是否合理,赔偿金是否真实返还给用户等,诸多与信任和规则有关的疑云,仍笼罩在拼多多头顶。黄峥也未对这一商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作出解答,只表示,“坚决站在消费者一边”、“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透明。”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2017拼多多消费者权益保护年报》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主动下架1070万件疑似侵权商品,全年拦截4000万条侵权链接,将95%售假商家拒之门外。同时,还设立1.5亿消费者保障基金,帮消费者处理售后纠纷并维权索赔。

从官方数据看,拼多多在打假方面的确不遗余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拼多多在发展初期就已面临不小的假货困扰。在行业内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与拼多多跑得太快、平台管理跟不上有较大的关系。

这次维权事件或许是一个契机,拼多多应该适当慢下来,好好想想该如何优化规则和机制,让平台的管理能够跟得上并支撑起自己的发展“野心”。

原标题:“三亿人都在拼的电商黑马”拼多多疑云笼罩 深陷信任危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