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消息,2018年高考招生早已进入录取阶段,但河南4位家长仍在为孩子高考答题卡疑似被调包一事奔走。
近日,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疯转:4名来自郑州、洛阳、周口等城市的家长表示,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他们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调了包,并实名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河南省高考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
当晚8时许,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通报称,针对“个别考生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一事,纪检监察部门正在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高考实际成绩与估分相差较大的情况,确实有可能存在,但在高考后试题答案随即公布的今天,正常情况下估分与实际考分不会相差悬殊。而这次4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其估分都与平时考试成绩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如其中一位考生估分627,但公布的成绩只有335分,几近腰斩,确实反常。并且其中的不正常意味,已经不只是单纯停留在分数差距的层面,他们的答题卡上,更有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疑点。
比如,一位考生自称写的作文题目是《不负时光,不负年少-致2035的你们》,但在河南省招办查到的语文答题卡上,其作文题目却变成了《富强中国,不负年少》;另一名考生的答题卡上,不仅姓名、考生号上留有修改痕迹,答题卡第一页右上方的条形码也不一致,4张答题卡上的二维码呈现出3种不同图案……
作文题目不一样,字迹存疑,姓名、考生号都有修改痕迹,答题卡上如此多的疑点,与考分的不正常之间到底有何关联,需要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相关负责部门不能以“过去没发生过”,或者“没听说过”来回绝疑问。周口和信阳市高招办的工作人员表示,所有被复核的试卷在复核后都没有发现评分存在任何问题。这或许是事实,但该事件中,四位考生答题卡上的疑问就摆在那,拿普遍的情况或者概率来说此事,都不是正面回应的态度。如此多的疑点,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必须要有能够经得起推敲的释疑。
类似的答题卡调包疑云,近年来其实并非第一次出现。2013年,福建疑“高考分数被调包”考生杨婷婷就申请了答卷公开;2012年,湖南省衡阳县四中学生肖某,自称发短信查询高考成绩为695分,但随后在网上查询成绩却只有229分,肖颖及其亲属怀疑成绩被他人替换……这些事件因为不具有明显的实际疑点支撑,且考生的成绩与平时的考试成绩比较吻合,而被视为闹剧,最终不了了之。但这次河南高考事件明显不同,答题卡上的疑点显而易见,相关部门不能以“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概率低,就先入为主否认其出现的可能性。
高考成绩核实,要遵循相应的保密规定与程序,这不假,但这不应该与考生正常的查分权利对立起来。该事件中,个别考生家长通过私人关系才看到了孩子的答题卡,也让实际分数与估分相差异常获得了更多的疑点支撑,并且整个申诉和举报过程,堪称一波多折。这样一种申诉状况,无疑为答题卡上的疑点被披露,以及考生对分数正常申诉权利的实现,设置了障碍。所以,此次事件不管结果如何,其发酵的过程,都应该要让当前的高考分数申诉机制有所触动。
就个案看,这起事件在家长的坚持之下,终于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正面回应,算是揭开了盖子。希望后续的调查能够一追到底,以公开透明的方式给4名高考考生和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高考被视为是目前最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就该容不得瑕疵,经得起质疑。这已经不是4名考生的事,而是关乎全社会之于高考的公信力信赖。直面质疑乃至敢于揭丑,不会损害高考制度的权威,相反,无视疑点,纵容害群之马,才会真正辜负社会的期待。
原标题:河南考生答题卡疑被调包:揭开盖子,一查到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