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聊天截图
新京报消息,近日,有姑娘发帖称,自己因微信上回老板问题时,回一个“嗯”,结果被老板批评——“你要么回复‘好的’,要么回复‘嗯嗯’,和领导或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个是最基本的微信礼仪。”她感到“不受尊重”,所以发帖准备月底辞职。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场由于一个“嗯”字引发的“惨剧”,乍一看起来有点令人啼笑皆非,但从目前网上引发讨论的激烈程度来看,却也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
就事论事地讲,要评析这位员工和老板谁是谁非,恐怕只能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境。
该员工说“嗯”,可能只是个人回复习惯,未必有不爱搭理的意思;老板批评可能有些借题发挥,但也在上下级正常交流沟通的范围内;该员工据此认为“无法接受”,是正常情绪反应,可也有些反应过激。指责员工玻璃心,或指责老板不够包容,都能找到依据。
但由此事延伸到微信礼仪的层面,却未必无价值。
从本质上讲,聊天软件是个社交工具,而社交的本质自然在于沟通交流。我们整日面对的,看似是冷冰冰的屏幕,可这张屏幕连接的是两个或多个有血有肉的人。表达中会否将真情实感融入字里行间,会影响信息传递和对方情绪感知。
既是沟通交流,那就该有一套需被遵循的规则和礼仪。“呵呵”一词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呵呵”本来是个再寻常不过的拟声词,可在网络语境中,其语义已发生变化。如今,再在对话窗口发出“呵呵”两字,再配以一个“微笑”的表情,几乎相当于要终结聊天。
“嗯”和“哦”虽不像“呵呵”一样,有网民公认的第二层贬义含义,却也绝不是我们特别欢迎或希望收到的回复词。
在日常交谈中,我们把“嗯”、“哦”作为回应,未必会引起对方不适。因为人与人面对面交谈时,除了言语,我们的语气、表情、肢体动作都能使表达更丰满,我们给出回应的同时点点头、笑一笑,就会使得简单的一个“嗯”或“哦”显得不那么单薄空洞。
线上社交则不然。因聊天是隔空的,看不到对方表情,也听不到对方语气,对方此时究竟状态如何,是敷衍还是诚恳,是愉悦还是厌烦,我们只能透过对方的只言片语加以想象。
试想,我们怀揣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与对方沟通某事,期盼能得到对方同样热情的回应,等来等去,却只等到一个“嗯”或“哦”,尽管这意味着对方已收到信息或赞同提议,但单薄的一字回应,浇熄我们怀揣着的热情。
这倒不是去苛责那位员工,只是想说,社交固然没特定礼仪,但人们约定俗成之中会有表达和认知习惯。我们的表达最好也能契合这类习惯,多些走心并不需要增加多少成本,但却能带来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说到底,为白屏黑字赋予温度和情感,也能少点误解和隔膜。
原标题:员工回复“嗯”被老板批,到底是谁玻璃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