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一个号称“1-5分钟看完10万字”的“量子波动速读法”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了网友的热切关注。相关视频中,一些儿童飞快地翻动手上的书本,发出“哗哗哗”的声响。更有甚者,直接蒙上眼睛“感知”书籍。10月16日,江苏盐城大丰区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已对宣传“量子波动速读”的教育机构进行现场调查,现场没有发现相关内容,但对其他不恰当宣传进行了拆除,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对于伪科学的祛魅,应该是一场覆盖全民的科普。辩证地看,“量子波动速读”泡沫的破灭,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只是在于时间早晚,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结束。市场监管部门及时站出来去伪存真,是最好的权威背书。抱着看客心态的大众,就此可以散场。事件是划上句号,追问却不能停止。在这场闹剧之中,学生和家长为何沦为不法商家的道具?其实,想来很简单,是教育焦虑在作祟。
教育焦虑是个老梗,却总能以新变种的方式出现。在“量子波动速读”之前的焦虑映照,是所谓的“跳绳培训班”。因为小学体育成绩里有跳绳这一项,权重还不小,于是家长就开始焦虑地“先知先觉”,纷纷持币进场,愣是把“跳绳培训班”炒得一位难求。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如果说跳绳培训还能提升孩子协调性的话,那“量子波动速读”就完全是以未知概念来混淆教育的基本理念,孩子除了练得“翻书比翻脸还快”的无用技能之外,其他一无所获。
吊诡的是,“量子波动速读”却是市场供需两旺。试问,能掏出几万培训费的家长,社会鉴别能力应该不会太差,但偏偏却是这些人入了坑。关键就在于,任何一种传销式教育培训模式,都能够根据家长的教育焦虑来“私人订制”——高端的术语、豪华的装修、干练的制服,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托付感,家长立马吃了“定心丸”。
如今,“量子波动速读”破灭,教育焦虑更需自省。总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寻找教育的捷径,以至闹出不少笑话:从喝聪明液就能脑洞大开,到满房子拿着罗盘找文昌位,再到把莫言老宅的瓦片扒下来“沾仙气”……各种乱神怪力背后,是一些家长到处寻找着教育焦虑的排泄出口,但每每都不得而出。其实,教育焦虑哪个国家、哪个家庭都会有,谁都无法逃脱。区别在于,大多数人遵循教育的基本法则,更愿意自己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以此做高质量的教育供给。而与“量子波动速读”一掷千金相比,哪种教育方式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原标题:“量子波动速读”破灭,教育焦虑又该如何化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