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消息,过去一周,美国新增逾50万例确诊病例,欧洲多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1万。法国宣布二次“全国封城”,德国也迎来“事实上的封城”,西班牙年内再度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同时,波兰总统、波兰国防部长、保加利亚总理、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国际足联主席等各界要员确诊新冠,许多高级官员因接触过新冠患者而自我隔离,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俄外交部长等。
用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0月23日的话说,全球疫情已处于“关键时刻”,尤其是北半球国家,“未来几个月将非常艰难”。
为何欧美疫情的反扑如此猛烈?
谭德塞(图源:新华网)
一
进入秋冬,欧美多国新冠感染人数大幅攀升。
近日美国疾控中心发布报告称,2020年,美国死亡人数较往年多出近30万人。在“超额死亡”人数中,2/3直接归因于新冠肺炎。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27日报道,过去一周,美国新增确诊病例超50万例。
10月27日,白宫冠状病毒特别工作组成员布雷特·吉罗尔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上升,并非如白宫所说‘是由于新冠病毒检测次数增多’。感染数确实正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尤为严重。该国儿科学会和儿童医院协会日前发布报告,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有近80万儿童确诊新冠肺炎,每10万人中,就有约1053例确诊病例。
欧洲疫情的反扑势头更猛。欧洲多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万例,数倍于4月份“第一波”疫情时的高峰水平。
10月23日,欧洲疾控中心发出警告,欧盟27个成员国中除塞浦路斯、爱沙尼亚、芬兰和希腊外,其余成员国疫情均令人“高度关注”。
10月26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上周全球46%的新增确诊病例、约1/3新增死亡病例均来自世卫组织欧洲范围,欧洲成为当前全球疫情“震中”,呼吁欧洲各国加快行动避免全面封锁,并相信欧洲国家能够像春夏时一样成功遏制病毒传播。
为何欧洲第二波疫情这么来势汹汹?在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看来,除了检测能力提高、范围扩大之外,欧洲这一现象尤其值得注意:与年初相比,欧洲年轻人的新冠感染率在上升。这可能导致老年人或其他高风险人群感染,推高重症病亡率。
医护人员救治患者(图源:外媒)
二
疫情反扑迅猛,各国应对手段也在升级。
10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将于10月30日起第二次全国“封城”,为期一个月。民众能外出的情况与今年春季第一次“封城”时基本相同,即外出工作、购买日用品、去医院急诊、体育锻炼,外出需携带出行证明文件。
马克龙称:“现有限制措施已经不足够了,除非疫情得到控制,否则到11月中旬,新冠患者会用光法国所有重症监护病床。”
10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将从11月2日起至11月底在全境实施包括关闭大部分公共设施、餐饮娱乐场所、限制个人出游等多项措施。尽管中小学和幼儿园仍将开放,但措施已达到年初第一波疫情期间的实施力度,德媒称其为“事实上的封城”。
西班牙则于10月25日进入年内第二次国家紧急状态。从10月25日起的15天内,除加纳利大区外,西班牙所有地区23时至6时实施宵禁,禁止居民夜间自由行动,社交聚会人数限制在6人以内。
其中,马德里、卡斯蒂利亚-莱昂和卡斯蒂利亚、拉曼恰三大区将实施边界封锁措施,居民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不得进出大区。
10月27日,俄罗斯宣布实施新一轮防疫限制措施,要求民众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内佩戴口罩,晚11时至早6时关闭餐厅、酒吧等场所,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及场所的消毒,规定自10月28日起生效。
马克龙10月28日发表全国电视直播讲话,宣布法国将实施第二次全国“封城”。图源:人民视觉
三
疫情反扑加剧了人们对疫苗的渴望。从全球范围看,各国疫苗研发的最快进展仍是三期临床试验。
10月23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联邦政府将通过“战略创新基金”向魁北克的Medicago公司投资1.73亿加元,帮助该公司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加拿大政府已与该公司签约,预购7600万剂疫苗,满足3800万人接种需求,可覆盖加拿大全部人口。这是首个获加拿大政府出资保障的本土开发候选疫苗。
10月26日,俄罗斯“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金茨堡表示,目前已有约1.9万名俄罗斯民众完成“卫星V”新冠疫苗的首剂接种,约有6500人完成首剂、二剂接种。15%的接种者出现头痛等轻微不适症状,其余85%接种后未出现不适。
“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是全球重要医疗物资和公共产品,目前已有184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涉及人口总量占全球人口90%以上。
这一计划覆盖了潜在新冠疫苗的最广泛组合,预计将于2021年底前提供20亿剂新冠疫苗,力争所有国家同时获得疫苗,优先提供疫苗给卫生工作者、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
新冠肺炎疫苗(图源:新华社/路透)
原标题:美国1周增50万例,法德再次“封城”,欧美第二波疫情有多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