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微信公号消息,“双减”之下,市场上学科类辅导班遭遇重大冲击,多家大型机构陆续宣布放弃K9市场。但问题是,家长的辅导需求依然存在,供需矛盾该如何解决?
日前,北京传来重磅消息——让中学老师们参与课后辅导!
12月2日,北京市教委网站公布《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试行)》,计划提出,从2022年起,除节假日和寒暑假外,周一至周五,北京市所有初中学生都可享受在线辅导服务,辅导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9门。
北京市教委网站截图
这项在线辅导项目由北京市市级资金支持,按积分发给教师劳务费,每个积分计算10元,每学期积分上限为5000分,也就是5万元。
消息迅速引发热议。有成都家长很关心,成都是否也会推行该政策?
还有家长、教师指出,《计划》公布的辅导时间和部分学生的晚自习重合。
另外还有人提出质疑,校外培训刚被治理,现在又提出“在职教师补课”,这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的“全民补课?”
先看政策重点
1.辅导对象:面向北京所有初中学生。
根据该计划,2021年上半年已面向通州、延庆、怀柔、密云、平谷、房山、门头沟、大兴和经开区的初中学生开放,2021下半年和2022年拓展到北京全市所有初中学生。
2.辅导时间:周一到周五晚上。
辅导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辅导时间为校历规定的每个学期周一到周五的18:00-21:00(原则上不含节假日和寒暑假)。
3.谁来辅导:中级及以上职称师资团队。
在线辅导面向北京全市中学和教师研修机构在职在岗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进行招募,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拓展到部分有资质的校外教育机构学科教师、高校或社会各界知名专家。申请辅导的教师须通过校、区、市三级审核进入云平台。
4.辅导方式有四种,教师学生都要实名。
教师和学生实行实名统一认证,使用本人教育ID(绑定姓名和手机号)实名登录,可按角色权限发布、更新在线信息并参与辅导。
图据新华社
在线辅导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由系统根据学生所在学段、学科、学习背景等情况推送辅导教师,学生也可自主选择教师。单次辅导时长不超过30分钟。
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互动课堂)。教师可通过提前设定在线辅导专题、可预约的时间段,同时面向多名学生开展实时在线辅导,课程可回放。单次辅导时长不超过30分钟。
问答中心。学生用文字、图片等方式提问,系统先检索题库、推荐问题解析。若无相关资源,由教师认领并解答。
微课学习。教师上传微课,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可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指导学生开展讨论、提问、微测等活动。
费用怎么解决?
政府资金保障
一个积分给老师10元劳务费
《计划》提出,北京市教委将成立市级在线辅导计划协调小组,根据云平台每学期汇总的数据,对在线辅导进行教师工作量考核评价,按照在线时长和在线辅导工作量计入云平台。
辅导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在线学习时长和学习的实际获得等,在云平台上按要求支付在线教师积分。每个积分按10元为教师计算劳务费,每位老师每学期绩效的积分上限为5000分。折算下来就是5万元。
其中,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工作量包括在线辅导时间和在线辅导绩效两部分,每位教师一小时辅导工作量在12-16个积分之间,也就是1小时在120元到160元之间。
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工作量包括在线辅导时间、在线辅导绩效和辅导系数三部分:在线辅导时间每小时可获6个积分;根据学生满意度、辅导质量等综合评价,每小时可获6-10个积分;结合辅导有效人数进行核算,2人时系数为1.1,每增加2人系数增加0.1,上限为1.5。
《计划》实施所需经费分为项目实施经费、组织管理经费两部分,由市级资金保障。
图据新华社
此外,中学和教师研修机构在职在岗的骨干教师参与项目情况,将作为任期内履职的重要参考,也将作为后续各级骨干教师评选的参考条件之一。校长积极推动项目的情况,将作为校长职级制履职和参评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
注意!按照目前公布的政策细则,没有提及需要家长给钱。
家长们的关注焦点:
其他地方是否会推行?
晚自习学生怎么办?
不少成都的家长也在关注这一政策。记者聊了聊,大多家长都表示,这项举措挺好的,“政府出钱,对老师和学生都照顾到了”。
甚至还有家长问,“成都会推行吗?现在就想报名”。
但也有家长指出,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来看,在线辅导的时间和大多数成都中学的晚自习时间重合,所以实际意义不大。
一位成都初二学生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是住校生,北京公布的时间点,孩子应该正在上晚自习,“更希望能安排在周末,如果怕孩子负担太重,控制辅导时间就可以,比如,到了2个小时账号强制下线。”
记者注意到,持有这个观点的家长还不少,大家普遍觉得,周一到周五,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意义不大,大家现在更焦灼的是,是“周末没人辅导孩子学习”。
老师们怎么看?
酬劳挺有吸引力
也有利于解决师资均衡
一位从教多年的成都初中老师表示,“虽然辅导的时间较晚,但其实很多时候放学后,我们也会花点时间给一些学生“补差”,而且都是义务性的。现在到这个平台给学生辅导,不仅能有利于学生提高成绩,还能增加自己的收入,一个小时一百多,挺有吸引力的。”
一位分管教学工作的初中副校长则指出,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辅导,可以将整个城市的学生、教师打乱了重新分配,学生可以跨校跨区域选老师,对于推动教育均衡是一大利好。
记者也注意到,按照北京市的细则,并没有要求学生只能选自己学校的老师。换句话说,比如成都也搞,那么学生们都能选四七九的老师为自己辅导。不过,有老师认为,这或许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家长肯定争着抢名校的名师,然后就很可能预约不上,或者提前就需要“抢”名额。“会不会造成名校老师不够用,普通学校老师没人选?”
此外,老师们也提到时间问题。“‘双减’之后,很多地方的初中学都在推行晚自习,这跟在线辅导的时间正好重了,所以,按照北京的政策逻辑,这个在线辅导,主要是针对没上晚自习的同学吗?”
专家:
学校承担培训需求是务实之举
但担心变成新的“全民补课”
除了叫好,业内也有质疑的声音,质疑点主要在于:此举是否和“双减”的理念冲突?会不会让“全民补课”卷土重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必须意识到,在中高考制度没有进行根本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家长)是存在学科培训、辅导的需求的。在培训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要避免校外培训从公开走向地下、家庭,就必须疏导学生(家长)的培训需求,而当前有效的疏导方式,就是学校教育履行更多教育职责。像北京这样由教育部门建设在线辅导平台,确实是务实之举。
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各地要推广,需要做好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各地政府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投入,来开展课后服务、在线辅导、寒暑假托管服务等。
其次,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比如,如果允许学生在晚上18:00到21:00在在线辅导平台上进行一对一辅导,就没有理由要求课后服务不能进行学科知识辅导,只能开展非学科兴趣活动。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开设各种课程、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家长)的需要。
不过,熊丙奇也指出,从目前的北京政策来看,减轻了家庭的培训支出负担,却没有减轻学生的培训负担,并且还可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第一,由于对学生免费,那么,所有学生都通过平台寻求“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在线辅导,这会形成另一种模式的“全民”补课?
第二,每周一到周五教师在线参加辅导,可获得积分以及辅导劳务费,这也是变相通过补课获得报酬,是否会分散教师教学精力?会不会有学校为了成绩,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要求学生在线选自己学校的辅导课?
第三,既然线上补课都可以了,久而久之以后,校内集体补课是否会合法化?是否会蔓延到线下?
因此,熊丙奇认为,“从根本上说,要疏导学生(家长)的培训需求,把学生和家长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必须进行中高考改革,破除唯分数论,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否则,不论怎么治理,学生的总体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难以减轻,家庭的培训支出负担可能减轻,但焦虑依旧存在,仍旧会有家长可能对学校课后服务、在线辅导的质量不满,而选择给孩子请私教。”
记者注意到,也有家长表达了和熊丙奇类似的观点,担心“会不会有老师为了收益,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要求学生补课?”“时间久了,全民补课也是必然趋势,其他孩子都补了,自己孩子还能不补吗?”
原标题:北京推出官方“补习班”,涵盖9门学科,教师一学期最高可增收5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