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在雕刻。
影雕作品。
永川宏方水木年华公交站附近,一家雕艺公司里,宽敞的大厅中摆放着形状不一的“画”,小的巴掌大,大的半人高。
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并不是“画”,而是一块块形状不一的石头,打磨得锃亮的石头表面,人物肖像、山水、建筑栩栩如生,如同将照片、景物印在上面。
更让人惊奇的是,石头上的图案是用钢凿钎一个个凿出的小点构成,就连线条也不知凿了多少点才将其在石面上展现。
公司经理陈安平告诉记者,这种将照片或画作等雕刻在石头表面的雕刻方式叫做“影雕”,一幅影雕可以保存两千年左右。
她心急影雕无人传承
一个影雕架,一块打磨得铮亮的石头,两三把钢凿钎,是30多岁的张海英雕刻时使用的工具。
齐肩短发,黑色T恤,简单大方的张海英让人眼前一亮。她15岁学艺,从事影雕艺术创作已十多年。
雕刻时,她左手紧贴石板,右手拿着两斤左右的合金钢头雕锥,用右手架在左手食指上。
随着钢凿钎一起一落,不断在石板上凿出一个又一个白色小点,发出“笃笃笃”轻快的声音,常常一凿就凿好几个小时。
“影雕这门技术,最需要静下心,沉住气。”张海英说,“一幅作品从来不是一遍两遍就能刻出来,要在原有基础上再次雕刻、打磨,进行二次创作,根据不同的情况,刻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都有可能。”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新兴工具层出不穷,影雕的类别也由最初的纯手工影雕衍生出现今的激光影雕、喷砂影雕等雕刻模式。
而在电脑激光影雕的冲击下,这项手工正慢慢消失,能坚持下来的不多了。
“现在年轻人比较浮躁,对影雕文化又了解不多,静不下心来学。”她嘴角含着苦涩,如今这项技艺无人传承,她觉得十分着急。
看似简单,实则困难
“我从十五岁开始学影雕,因为从小就喜欢素描,观察景物。”张海英回忆,“当有人建议我去学影雕时,我立马就采纳了。”
九十年代,影雕在福建等地兴起,大量影雕作品向国外出口。十五岁的张海英拜在师父门下,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对着石头练习,日子一久,难免也会觉得枯燥。一天,她凿着凿着,突然发现,用钢凿钎除了对着石板垂直凿,凿圆点外,还可以斜着凿,凿方点。
此后,每天练习时,她就琢磨,怎样才能让每一凿不一样,不是千篇一律的圆点,而是变化的灵动。
渐渐,无论多长时间的练习,她也不会觉得枯燥。
一次,她的师公(师父的师父)看着她练习,拿钢凿钎在一旁的石板上凿了一个洞做示范。
“从那以后,我就每天练习时就琢磨着我师公凿的那个洞。”她笑道,“还真给我琢磨些东西出来。”
她表示,影雕看着十分简单,就是用钢凿钎在石板上凿动。
实则不然,凿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凿手腕的力度、钢头倾斜程度、洞的大小、疏密都要在创作中考虑。
“影雕每一敲都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后就改不了。”张海英说,“错了之后,只能将凿错的石头去掉。”
创造出有生命的作品
学艺时,有一次练习树的图案。师父将她带出房间,指着庭院里的一棵树说道:“照片里的树是死的,可现实中的树是活的,每一颗树都有它不同的形态,每分每秒它都在变,你不知道现实中的树是什么样子,又怎么能将活的树展现在影雕上呢?”
那天,她站在院子里看了很久很久的树,观察它时刻的形态,风吹、风停的变化。现在,每逢有空的时候,她都会外出采风,去不同的地方观察每一条河,每一颗树。
“如果我要雕一个瀑布,那么在那之前,我一定会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瀑布。”她说,“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呆板的照片,创造出有生命的艺术作品。”如今,影雕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城市文化墙、陶瓷、玉石及花岗石上都可以进行雕刻,根据客户图片要求定制。
特别是寺庙宗教文化,用影雕雕刻刻出来要比用壁画等展现来生动得多。
未来,她想开一个学校,专门教影雕,通过这种方式,将影雕文化扩散开来,让影雕技艺能得到传承。
相关链接
影雕艺术,出自中国著名石雕之都——福建惠安。其雏形始于清代石雕圣手李周独创的“针黑白”工艺,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与雕刻艺术一起被我国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和传承。其采用纯手工针点法,结合黑白明暗的色调关系,在1.5公分厚、天然优质花岗石表面,用粗细不同的各种微型雕锥,凭借锥点大小、深浅、粗细、疏密和虚实的有机结合,精心雕琢,相应成像,将图案、相片等完整立体的展现出来。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滢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