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钟在工作中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昨日下午,在记者的釆访过程中,这是刘太钟接的第三个电话。他一边回答电话中的问题,一边拿笔记录着什么。不像谈话中那样腼腆,接电话时的他显得沉着、干练。
刘太钟是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刘太钟首席技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在2017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今年39岁,长寿万顺镇人,看起来有些消瘦,却很有精神。最初,刘太钟只是一名操作工人,先后担任过技术主管、项目主管、技术科长,目前在技术开发部工作。“现在比以前其实还要更忙一些,虽然现在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但是学习毕竟是一个长远的事情,我现在不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还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刘太钟说。
工作18年学习18年
“学习”是被刘太钟提得最多的一个词,工作18年,刘太钟就学习了18年。“我2000年入厂,当时只是一个普通操作人员,后来我觉得我还有进步的空间,于是我就去考厂里的技术人员。”入厂时的刘太钟只有中专文凭,技术功底薄弱,他就坚持学习。工作时间要保证,他就减少休息时间来学习,工作时常需要出差,他就带本专业书在火车上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刘太钟不仅考取了大专和本科文凭,还拿到了多项技术资格证书,获得中级工程师职称。
刘太钟已数不清自己熬过了多少个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只要想到我们这边成功了,工人们工作就能轻松一点,厂里的效益就能更高一点,我就充满了动力。”
一项技术增收7000万
为了提高厂里的效益,就要扩大国外市场,但是当时厂里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要求,刘太钟和同事迎难而上。“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只靠平时的学习不行,学习之后需要创新”,经过查阅各类书籍,不断摸索和经验总结,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
从刚开始的茫然,到最后项目的完成,刘太钟主持开发的“大排量摩托车高精密双面凸爪齿坯锻造技术的开发”项目得到本田的专家们高度评价,还获得了大渡口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目前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在这部分产品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近7000万元,其中直接出口创汇约380万美元。
去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大家对刘太钟的评价就是肯干、“豁”得出去,是厂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连续多年来,刘太钟不仅先后被评为公司技术能手、创新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还获得了市级“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在去年,他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面对这些荣誉,我应该做的还有很多。”刘太钟深知,“双桨单舟总争渡,千帆竞发渡江海”。要永远站在技术前列,不仅自己要与时俱进,也必须要带动身边工友不断积极进取,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刘太钟依托自己的首席技师工作室,带领大家学习和开发产品,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员工。“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不断试验、查证、验证,随时发现问题,优化配方,时代一直在变化,创新,才是出路。”
都市传媒记者 谭柯 实习生 张梦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