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消息,近期,重庆多地出现连续降雨。当地时间5月31日,记者从重庆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中心获悉,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一期治水工程雨季检验成果显著,水害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接下来将对卧佛所在的大佛湾南北崖区域进行二期治水。
据悉,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它始建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至两宋达到鼎盛。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大佛湾是宝顶山摩崖造像的集中区域,包括南崖、北崖和东崖。位于东崖的释迦牟尼涅槃图的佛像是横卧造型,民众习惯性地称它为卧佛。卧佛全长31米,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石雕半身卧佛像。
重庆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中心副主任燕学锋告诉中新社记者,由于长期处在露天环境,卧佛遭遇多种病害。其中,以水害最为严重。2015年8月,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一期)启动实施,历经两年多时间,卧佛岩体石刻造像裂隙渗水问题得到解决。
【同期】(重庆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中心 副主任 燕学锋)
石窟里面它分三大块,就是它要经常产生的一些问题,一个是水害,一个是岩体稳定性,再一个就是风化,这是石窟当中的三大病害。那么就说我们对卧佛的治理,首先是治它的水的危害。那么当初卧佛没有治理之前,它的损害主要在它的头部、胸部和腹部、脚部。岩体稳定性的垮塌,或者风化,或者说叫造像岩体的裂变,这些病害的话,它就跟水有直接关系。
【解说】在今年当地雨水密集的4月、5月,卧佛经受住了雨季考验。燕学锋告诉记者,每当出现连续天晴和连续降雨的天气情况时,研究人员都会对卧佛进行监测。他谈到,在治水前,如果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50毫升,那么卧佛表面就会出现明显的挂流面。
【同期】(重庆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中心 副主任 燕学锋)
这个水在我们这个地区,主要还是大气降水,也就是降雨,补充到地面,然后通过它的流淌过程,进入了岩体的这个裂隙,通过裂隙到了这个造像这个区域来。
【解说】据记者了解,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一期)主要以防渗帷幕灌浆为主,地表截排水为辅。
【同期】(重庆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中心 副主任 燕学锋)
我们治理呢,一个就是通过岩体内部的一个帷幕灌浆,就是在它的这个造像的上部,密集地钻一些孔,通过这个孔里面去灌一些超细水泥,这是一个方法。然后还有相应地在这个造像的这个台面上,下面再去做一些引水孔,使水往下部走。
【解说】记者注意到,卧佛表面有部分彩绘。燕学锋谈到,据资料记载,卧佛在历史上确实有系统性地彩绘,但目前,还未启动卧佛的修缮加固,彩绘的修缮还处在研究论证阶段。他表示,接下来将开展针对大佛湾南崖和北崖的水害治理工程。
【同期】(重庆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中心 副主任 燕学锋)
宝顶大佛湾这个区域里面,在历史上它是经过三次大的维修。一次大概是在明代,两次是在清代,可能清代这两次,主要就是彩绘在这个方面做的工作是比较多的。所以说相应地像卧佛这种情况,在那个时候是不是也进行过大量地彩绘,所以说它有现在遗存那么多彩绘颜料。
中新网记者 张颖绿荞 重庆报道
原标题:重庆大足石刻卧佛治水雨季检验成功 大佛湾南北崖治水将开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