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3)日上午,在重医儿童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室等候的刘先生和张女士悬着的一颗心终于稍微安定下来。经过一个小时的手术,他们8岁的儿子明明(化名)几天前不小心吞进去的气球被成功取了出来。
回忆起明明误食气球的事,刘先生和张女士仍心有余悸。据了解,明明一家来自四川,8月7号傍晚,他和哥哥在家里玩装有水的小气球。当明明将装有水的小气球放入嘴里吐出后,哥哥顺势用手又将气球送进明明的嘴里,并将手捂住了明明的嘴。一不小心,明明把气球吞了进去。几个小时后,明明的爸爸妈妈才得知此事,但并不知道气球里还有水,他们以为气球第二天就会随大便排出,所以便没有很在意。
没想到,第二天,明明开始肚子疼。刘先生和张女士赶忙把他送到当地的医院进行检查,才知道气球里还装有水。当医生建议转院,当天下午5点他们赶到了重医儿童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胡键阳表示,小孩送到儿童医院时,气球已经通过了十二指肠,进入了小肠,胃镜和肠镜均无法将其取出,只能通过手术取出异物。考虑术后美观问题,和家长沟通后,医生们最终对明明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中发现异物已经梗阻在空肠中段的位置,将空肠从脐部提出后,成功将异物从空肠内取出。
据胡键阳介绍,每年因吞食异物送到儿童医院就诊的孩子有不少,误食的异物五花八门,有枣核、磁珠、别针、纽扣、硬币、电池等等。一般来说表面圆润的小物品,如玻璃珠、硬币,家长可以注意观察是否能随大便排出;但如果是锐利的物品,误食后的风险则增大,需及时就医。
胡键阳强调: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心智尚未成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没有危险意识,伸手抓东西吃是孩子对外界感知的一个方式,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们应注意把家里的能通过嘴巴吃进去的、尖锐的、有毒的、颜色鲜艳的东西放在孩子无法接触的地方。同时,加强看管,尽量不要让小孩玩这些物品。而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则需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寒暑假小孩单独在家的时候,应注意教育和提醒孩子。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