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嫦娥四号搭载的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科普载荷项目,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直径173毫米,高198.3毫米,内部除了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热控以及两个记录生物生长状态的相机,总重量为2.608公斤,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
上游新闻了解到,这是嫦娥四号任务中,唯一一个由教育部高校研制、第一个登上月球系统级的航天器并着陆月球背面的科普载荷。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探索,凭什么是重庆大学牵头?
2015年,国家航天局、教育部、中科院、中国科协和团中央共同发起征集嫦娥四号科普试验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重庆大学“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在近257份作品中脱颖而出,并于2016年底被最终确定为搭载项目之一。
科普载荷交付前团队合影
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对科普载荷进行多个技术难点的攻关:为确保科普载荷在轨工作安全,罐体结构件全部由高性能铝合金加工,且进行了防腐处理,并通过分析、试验的形式进行了多方面验证;针对长期零下57℃低温微弱漏气现象,通过结构分析、密封材料性能优化等多种方法予以解决;为了使科普载荷能够在零下60℃到8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通过20多次的热方案设计及优化,最终确定了由半导体制冷器、电加热器、散热片及隔热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科普载荷内部智能化温度控制。
同时,重庆大学副校长、科普载荷项目总指挥刘汉龙表示,这次科普载荷试验研究一方面是由我们建筑学科、主要是环境,月面微型生态圈的试验,植物自己形成循环,这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的问题。为了进行生态环境试验,我们要有很多设备的研制。
科普载荷罐体(资料图)
而这次科普载荷试验结构是项目的研制,是交叉学科,材料要经过发射,在高温差作用下,高性能的铝合金材料,材料要保持温度,怎么保温,这里面有光学,我们怎么照相,还有生物的生命学植物跟动物的,这方面把重庆大学除了建筑跟工科还有生命学科都整合在一起来进行的研制,这里面有很多的技术。
将来我们也会融合,很多技术也在转化,导光管的技术,考虑到将来我们在地下车库,地下生物我们现在用的是电灯,转到这里可以用自然光在下面,就是能源。我们保温的系统这里面有很多的技术,在这么大的温差作用下,我们设计的是0到36度这么一个范围之类,我们在深海要作业,深海作业在这个环境来保障这个温度,这一套系统也可以推广应用,这里面有一系列的核心技术,我们主要是围绕科普这么一个目标,研发的是一整套的系统。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秦健 图片由重庆大学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