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葫芦娃”欧洲受热捧
05-01 12:12:10 来源:上游新闻


一片葫芦地、一间小屋、一个每天对着葫芦琢磨的人,普普通通的葫芦一经他手,有的“开口说话”,成为了乐声优美的音响;有的华丽“变身”成各式各样的灯具,发出迷人的光彩。

5月1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上游新闻记者发现,有这样一名重庆崽儿曾裕健,他被称为“重庆葫芦娃”。这段时间,他还把重庆葫芦带向了世界。

亮相欧洲最古老的手工艺展

5月1日,在第83届意大利佛罗伦萨手工艺博览会上,这个欧洲最古老、最负盛名的手工艺展今年有点不一样——迎来了5名重庆文创新势力,其中“重庆葫芦娃”的展位前,不少当地人簇拥,把玩着来自重庆的手工艺葫芦。

“重庆葫芦娃”曾裕健制作的文创葫芦,会发光,有的还“会说话”——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一只小小的葫芦,来到大洋彼岸,受到欧洲人的热捧。

曾裕健介绍,自从4月24日博览会开幕以来,他已经卖出了60多个手工葫芦。“开展这几天,从第三天起来生意就一直还不错,因为我们摸清楚了意大利人的想法和兴趣。”

浪漫色彩是受欢迎原因

曾裕健所说的“意大利人的想法和兴趣”,在他看来,“意大利人不是很关注实用性,他们想要的是浪漫、情调。”

刚开始摆摊时,意大利当地人对曾裕健的葫芦灯热情不高,第一天销售惨淡,“主要是我的介绍让她们没有兴趣,我给她们说葫芦灯是天然的素材制作的,使用LED 灯珠,质量非常好。”可是当地老百姓并不受用。于是,曾裕健改变套路,每当有参观者过来欣赏葫芦灯,他会告诉他们:“可以把精油滴在葫芦灯上面,晚上灯一亮起,整个房间都是花,两个人在一起,非常浪漫。”

发现这一规律后,曾裕健就把写满浪漫祝福的意大利语翻译出来后写在纸上摆在摊前,“很多意大利女孩,看到这些浪漫的话语,都会被吸引过来。”

中国汉字成流行元素

摆摊过程中,曾裕健还有一个让他很惊讶的事——他卖葫芦期间随手用毛笔写的两个汉字“平安”“如意”的书签,居然能卖10欧元一张,还卖出去了十多张。

第二天,当他正准备多写点时,一位意大利大爷来到展位,拿过毛笔刷刷就写了两个字,而且还是中国小篆。这让曾裕健羞愧不已,赶紧送了两个葫芦给老大爷。“字是不能再卖了,意大利老年人会中国书法的太多了!”

还有一次, 一名意大利美女一眼便看上了曾裕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中文贴纸,不会意大利语的曾裕健只好求助于翻译软件,翻译成“你如果幸福,我就会很开心”,听罢,对方立即买下了这张中文贴纸,显得很开心。

“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中国汉字、中国文化,在意大利这边已经很受当地人喜爱。”

还将把葫芦带到米兰

在从事葫芦工艺品创作之前,曾裕健一直制作的是传统的酒葫芦,“我爷爷以前经营造酒和造纸,我从小就跟着他学习酒葫芦制作,后来把爱好变成了工作。”曾裕健说。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少人需要用葫芦来装物、舀水了,传统的酒葫芦逐渐失去了市场,让一直坚持葫芦制作的曾裕健很是沮丧。然而,他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热爱,决心创新,摸索出葫芦新的价值,让它们再次进入人们生活。

前段时间,曾裕健刚带着文创葫芦在迪拜摆了摊。这次受到佛罗伦萨手工艺博览会的邀请,将在佛罗伦萨待上半个月,为那里的人们展示中国艺术。

曾裕健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前两天,米兰手工艺博览会负责人知道了这位“重庆葫芦娃”,专门从米兰来“打望”他的葫芦。曾裕健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希望展会能给来自中国西南的手艺人一个机会。“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希望带着几十名重庆的手工艺人一起去到米兰摆摊,让重庆文化走向世界。”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