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名获奖者场外合影。重庆市委宣传部供图
9月5日,重庆小伙徐前凯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
2017年7月6日,徐前凯在指挥列车推送前进时,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一老人横穿铁道。紧急关头他跳下火车冲过去,5秒钟将老人救出铁道。而他来不及抽回的右腿,被车轮碾过。
9月6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电话采访了他,聊起救人之后发生的一些故事,时而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截肢之后的徐前凯,已经乐观地“站”起来了。
行动上“站起来”
受伤第127天再次站起来
救人之后,徐前凯右腿膝盖以下被截肢。他是怎么站起来的?
“拉断两个弹力带!”话音刚落,徐前凯爽朗的笑起来,接着补充道,“可能我力气太大了!”说完,他的笑声又持续了好几秒。
然而,为能够重新站起来生活,笑声背后的艰辛付出,并不为常人所知。
徐前凯在西南医院接受了三周康复训练。其中一个环节,就是通过拉弹力带训练手部力量,在拐杖的协助下减轻肢体的压力,撑整个身体的平衡。
手术之后有一段时间,徐前凯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因为伤口恢复起来会发痒,他必须尽量保持清醒,避免抓伤感染。
入院10天之后,徐前凯开始接受康复训练。每天除护士为他做腿部肌肉按摩,他自己也开始下床拄拐行走,还用哑铃进行手臂力量训练。
被截断的位置在膝盖上方,四周肌肉较少。穿上假肢行动时会很痛,不过,他一直强忍着。在他现在看来,最难的莫过于让腿磨出茧子和为训练平衡站立两个小时。
△医院里,徐前凯在进行康复训练。资料图片
2017年11月10日,受伤后第127天,他在假肢的支撑下再次站了起来。4天后,他就能小心翼翼地走路,当年12月28日出院回家休养。
在家养伤期间,他每天除了练习行走,还靠左腿在床上做平板支撑、踩单车等训练。
2018年上半年的行走训练中,徐前凯为了让大腿上早点结出厚茧,经常把右大腿磨破皮再休养。即使到现在,右大腿上的茧还不够,仍在继续康复训练中。
徐前凯说,他刻骨铭心的那段苦日子里,走1公里路花的时间是四肢健全人5倍,耗费的体力是常人的2倍。
精神上“站起来”
父母是他站起来的精神支柱
受伤送往医院后,徐前凯经历了两次手术,进行了右腿高位截肢,后经鉴定为三级残疾。从他手术后第一次醒来到现在,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历路程?
徐前凯救人义举发生后,上游新闻记者曾第一时间在医院里和徐前凯有过对话。
截肢手术后醒来,徐前凯躺在病床上非常冷静。他不是问自己的手术,而是对守在床前的父母说:“妈,对不起!”
一脸泪痕的母亲,颤抖着回答他:“儿子,好样的!”
那段时间,母亲唐传容和父亲徐贵荣几乎不在床前落泪,面对前来探望和安慰的人,嘴里都以儿子的义举而骄傲。也许是因为徐前凯的乐观,每个去病房探望他的人,几乎都是面带微笑地聊天和询问。
“我这个人遇到事,是要去面对的!”徐前凯说,为保命必须要截肢,他很快接受这个事实,“这和父母从小的教育有关系。”
“吃喝全在床上。”徐前凯总想着父母的不容易,“不能拖累他们,天天都在想早点站起来。”
△医院里,徐前凯在父亲的帮助下练习行走。资料图片
第18天,他在父亲的搀扶下,拄着拐杖下地走路。一开始掌握不到平衡跌跌撞撞,但是看到父母脸上堆满笑容,他坚定了重新站起来的信心。
4个月后,徐前凯放下拐杖不需搀扶站起来了。
9月6日,接受采访时他说,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一想到父母就不禁落泪。刚开始,不知道腿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最坏的打算就是坐轮椅度过余生。“那样的话,我不能照顾父母,而是父母照顾我。”徐前凯说,“哪怕筋皮磨成老茧,残肢磨成锥形,我必须要站起来。”
生活上“站起来”
自修学习建立幸福家庭
△2018年,术后的徐前凯在旅行路上留影。
现在的徐前凯,生活中有几个必不可少的“麻烦”:每天要脱一次假肢,起床时又要穿一遍;假肢必须三天充一次电;每隔两三天,要用酒精给假肢接触的大腿擦拭消毒……
这些“麻烦”他已经习惯,基本的生活已能自理。现在更急切的,是想早点走好路,尽快上岗工作。
“不能总在家闲着。”徐前凯说,康复训练又不能操之过急,“等腿上的茧子厚了,走路就更自如。”
现在,徐前凯忙着参加网络课程学习拿大专文凭,自修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专业。课堂上有现场考试,课后还有作业。
闲下来,徐前凯会有意识关注铁路方面的资讯。“如果不学习,离岗位久了,会与工作脱节。”徐前凯说。
△·2019年,儿子出生后一家人在医院拍的全家福
采访中,徐前凯还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幸福婚姻,还发来儿子出生时拍的一张全家福。
徐前凯非常感谢妻子,在生命遭遇挫折时不离不弃,“事情发生后,她连夜赶回来看我,几天后病情平稳了才回去工作。”
此前,考虑到自己的实情情况,徐前凯不愿意继续拖累她。可不管怎么劝说,妻子仍义无反顾地与他携手生活。
两人于2018年8月领证正式结为夫妻,现在儿子已经5个月大,生活已经不再是枯燥的学习和苦涩的康复训练。
“现在一家人基本习惯了我的残肢。”徐前凯说,父母也在小孩出生后注意力发生转移,一家人的日子逐渐回归到正常轨道。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