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 武汉
我们医疗队现在战斗的地方,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沌口方舱医院,这就是当地区政府所说的“二舱”。
我们15日深夜到的武汉,忙到半夜,睡了3个多小时,16号很早起来工作,首先就是前往沌口方舱医院指挥部领受任务。
会议决定由武汉市经开区政府负主体责任,武汉亚心医院作为主要管理方,5个省(市)医疗队、加上重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共539人作为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共管理990张床位。
方舱医院其实是由一个大仓库改建而成,设置非常类似野战医院,清一色的上下床作为病床,整齐排列,很像当年大学时的宿舍,下面睡人上面放东西。全部使用A、B、C、D.......分区编号,分了男女巷道。在病区的横端,排列了一个个集装箱作为医护办公室,里面放置电脑等用品。靠近医护办公室的位置隔了几个单独床位,作为年老和基础疾病较多病人的床位,以便发生意外或病情发生变化时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在方舱外面的两个宽阔巷道内,一边排列了移动厕所,一边排列了盥洗室。
医疗队队员们16日凌晨才到达武汉的酒店,16日中午时,就被告知第二天就要入舱收治患者,时间异常紧迫。作为领队,感到压力山大,但也有好消息。先期抵达武汉的重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他们已有10余天的方舱工作经验,他们的领队和几名队员答应尽快给我们后来的“战士们”紧急培训。
17日上午8:30,医疗队准时开始进行院感及防护培训,队员们积极认真,我现场了解情况后长出一口气,幸亏都是做好一定基础培训和心理建设来打仗的“战士”啊。绝大部分队员们基本上都有一定的防护服穿脱培训经历,很快就能上手,看来就算很快开始收患者住院应该也没问题。
17日上午11点,明确了我们重庆市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管理第三病区(G、H、I三个单元),共213张床,是五个病区最大的一个。
当晚9点,第一批病人来了,战斗打响了!
我立即带领医疗、护理、院感三位组长和第一批入舱的11名队员赶赴方舱医院。这些队员大部分都是80后和90后独生子女,他们都是第一次在方舱医院工作,他们也是第一次穿防护服面对确诊患者,难免有一点紧张,但他们都非常勇敢,没有一个人退缩。
我心里面很为他们骄傲,我能做的,就是仔细为每个队员检查口罩、帽子、防护服和护目镜,尽量细致再细致的保证“零感染”。我还在每一位队员的防护服写上“重庆”“医生”“护士”“姓名”,并写上了个性化的鼓励词“武汉加油”“渝汉一家亲”“早日康复”等。
晚上9点过,队员们准时进舱,我眼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方舱入口,我心中默念到——勇士们,加油!
几天来,从入舱收治患者到现在,我们医疗队齐心协力的战斗着,就为了一个目标——有效救治患者、医务人员零感染!
我每天接送队员入舱,给队员强调院感注意事项,帮助他们穿隔离服,及时掌握方舱里信息和队员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处置,让队员充分感受到温暖和关怀,也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团在一起,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家一定要相互依托、相互信任,更要“相依为命”,共同战“疫”。
我们不停地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做出应变,不断提升救治水平,如有队员发生身体不适,不能有效工作,我们就马上安排出舱;有个别队员有较大的压力,一方面医疗队请心理医师视频聊天,一方面在生活上大家一起鼓励、帮助,让其情绪尽快稳定、恢复。经过几天的战斗,医疗队已经逐渐适应了方舱医院的救治节奏和需注意细节,相信随着各项保障工作的持续进步,我们医疗队有信心能救治更多患者,并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重庆市第九批援湖北医疗队领队、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郭进军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宋剑 整理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