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揭秘重庆“盐”传奇:盐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06-14 22:21:09 来源:重庆发布

重庆发布消息,火锅、烧烤、麻辣烫……都是重庆人不可或缺的美食。享用美食的时候不能少了花椒辣椒,当然更不能少了“盐巴”。

远古巴国先民们,利用重庆地区丰富的盐井资源,熬制出优质食盐,行销各地,闻名于世。产自巴国的食盐在流通中也获得了自己的商标——即“盐巴”。那么,你知道“盐巴”的那些传奇往事吗?在重庆文化遗产宣传月之际,《山与城》第61期将带我们走进巫溪宁厂、彭水郁山中井坝以及绵延数千里的古盐道等遗址遗存,解读那“盐”福不浅的老重庆。

巫溪宁厂全景

盐从哪里来?

答案是三峡地区和渝东南地区

当你在夏夜夹起一块鲜嫩的巫溪烤鱼、亦或饕餮一餐香辣可口的黔江鸡杂时,可曾想到那烹饪的原料——盐,正是诞生于这些美食的发源地?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出版的《渝东盐业史志辑稿》中,清晰地记载了重庆盐的重要起源地——渝东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盐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峡地区和渝东南地区。渝东三峡地区是中国盐业考古开展工作较多、研究较为充分的区域,重庆考古学界曾连续多年对忠县中坝遗址、云阳云安盐场遗址等进行大规模发掘,以中坝遗址为中心开展的早期制盐工艺、盐的生产与流通、盐业与社会复杂化等考古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了解,除参与了一系列三峡盐业考古研究的工作外,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从2013年以来,相继在彭水、武隆、巫溪等地开展盐业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特别是在彭水郁山镇发掘了中井坝盐业遗址和郁山盐厂遗址,发现了大量明清时期至近现代的盐井、盐灶、卤水池、输卤管道等制盐相关遗迹,清晰地反映了从传统的“泼卤印灶”到塔炉灶再走向真空制盐的技术发展脉络,为中国盐业技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彭水县中井坝遗址

《渝东盐史文集》中清晰记录,三峡地区和渝东南地区有众多的盐场,因卤水出量悬殊,这些盐场大小规模都不一样,销售范围和渠道也有所差异。规模较小的如武隆的盐井峡和咸山峡、丰都的盐井沟、石柱的盐井村都曾产过盐,但这些盐泉大多临近江边,枯水季节才露出水面,只有极少量的盐可以出售;再如奉节的臭盐碛盐场、城口的明通盐场主要行销本地。真正大规模的产盐地,则主要是云阳、大宁(巫溪)两处著名盐场。

盐业遗址今何在?

大宁河畔:往事不如烟

行走于三峡地区和渝东南地区,很轻易就能与盐业遗址相遇。如忠县中坝遗址,这里出土的文物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古老的煮盐工具证明巴人至少从西周时期就进行井盐的开采;在彭水郁山镇中井坝盐业遗址,卤水从数米高的岩隙中飞入河面,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飞水盐井”……

“宁厂盐业遗址,应该是目前重庆地区保护较为完好的大型盐业遗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人员徐进介绍,重庆市巫溪县旧为“大宁县”,是著名的井盐产地,其盐卤出自县城北部10公里宁厂宝源山白鹿盐泉,制盐史非常悠久,这里是唐代全国的十大盐监之一,更因盐泉而在宋代得以置大宁监,在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所产食盐行销全国多地。

宁厂古镇吴王庙遗址

现在人们能触摸到的宁厂盐业遗址,位于巫溪县城北10公里的宁厂古镇,地处大巴山东段渝陕鄂三省市结合处。宁厂因盐而兴,亦随传统制盐的没落而衰败,现盐业遗址包括龙君庙遗址、盐池及分卤板、盐厂三车间遗址,2009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宁厂古镇上与盐业有关的遗产还有方家老屋、向家大院、秦家老屋、吴王庙、桥头溪码头、盐厂厂部、工会俱乐部、一车间遗址、二车间遗址、盐大使署遗址、大宁河盐运古道遗址等。它们多分布于后溪河两岸,其中大宁河盐运古栈道遗址分布于大宁河右岸,时代从先秦延续至当代,见证了宁厂盐场由盛而衰的历史。

“随着当时川东、川南其他盐场的崛起,加之多年制盐技术未得更新、提高,盐场最终走向衰落、停产。”徐进介绍,2018年4月11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建宁厂盐业遗址考古工作队,于4月18日开始对宁厂盐业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共计发现文物点77处,时代涵盖两汉、明、清、民国及近现代,可分为盐泉遗址、制盐遗址、宗庙遗址、衙署遗址、盐运道路、码头、民宅、输卤遗址及商业遗址等。

宁厂三车间遗址

盐到哪里去?

穿越崇山峻岭的千里盐道

从重庆东部盐场到鄂西山区,因盐而形成的古盐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起于渝东,途经渝鄂交界的崇山峻岭,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湖北境内。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

史料显示,重庆“盐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行销于川、陕、鄂、湘、黔5个省,为将食盐运送进千家万户,先民们开辟出数千里的山道和水道。虽然渝东盐场大多位于江河之滨,如宁厂盐场在大宁河旁,彭水郁山盐场在郁江边,云阳云安盐场位于汤溪河畔,但航运时有不通,因此陆运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

盐的生产和运输,不仅催生出了相关职业——背夫和马帮,也催生出了诸多老街、村落乃至城镇。至今在鄂西南山区的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有到重庆东部盐场背盐的经历,“每天有这样多的人行走在各条古盐道上,其繁忙景况可想而知。” 《渝东盐史文集》作者刘卫国在书中举例介绍,利川至云阳古盐道上梅子水老街的“路上人不断,锅里不熄火”,穿心店老街的“人来人往,生意十分红火”,马鞍山的“这条老街传流不息,各种铺子一应俱全”的景象,都是当年这些集散点上的真实写照。

而今,人背马驮的盐运方式早已不见踪迹,但那些因盐道而兴的村落与城镇,依然生生不息,那些流传于古盐道上的民歌至今仍在传唱——如《黄杨扁担》这首民歌,就是挑夫们用古盐道上的见闻编成的号子词,经不断传播、加工、逐渐变成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

参考文献:

1.《渝东盐业史志辑稿》(上下)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著

2.《渝东盐史文集》 刘卫国著 科学出版社

原标题:山与城丨揭秘重庆“盐”传奇:盐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