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黄桷垭,不止黄葛古道!
08-22 15:49:52 来源:重庆全接触

黄桷娅、黄桷垭,黄桷树下是我家爷爷爱喝老鹰茶,奶奶爱绣牡丹花黄桷娅、黄桷垭,黄桷树下是我家

爸爸教我学写字,妈妈教我学画画

... ...

听着这首童谣长大的小孩

一定对黄桷垭有挥之不去的记忆

黄桷垭

写满重庆城的前世今生

说到黄桷垭,就不得不提黄桷树!

作为重庆的市树,可能是当地人偏爱这棵擅长从石头缝里生长的大树,就连地名也难掩对它的喜爱,黄桷垭因此而来。

黄桷垭,起源于黄葛古道,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始于唐朝,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及至今天,依旧是重庆人记忆中具有独特意义的地方。

作为800年前川黔盐茶古道的起点,当年无论是官宦商贾,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都曾在这条路上往来穿行。

曾经的这里繁华喧闹、人流如织,古道两旁林立的商铺旌幡飘动,一派热闹场景。

黄桷垭老街就是黄葛古道的最尾段,藏在这条街上还有三毛故居

“我是重庆的,黄桷垭!”1988年三毛在台北的一次演讲上用重庆话讲到。

图源:网络

1943年,出生这这里的三毛,在老街居住了五年。无数天真烂漫的儿时记忆都被封存在这座南山深处的院落里

图源:网络

如今的黄桷垭,就像一本旧书,写满了重庆的前世今生。

重回黄桷娅

青石犹在,人已不是当年人

当接触妹再次来到黄桷娅,踏上这古老青石板,用心的倾听历史呢喃!

如今,马帮早已不在,客商也不来了,但小径上的脚步声从未停息。

以前的交通干道经过修缮后,成了重庆人闹中取静的登山路

它就这样安静地躺在南山脚下,一直怀着温润而古朴的情调,隐没于繁华的楼宇里,成为城里的另一种风景。

而黄桷娅老街上的三毛旧居几经翻修,也成了不少三毛迷们的精神朝圣

图源:小红书叶大喵

重修后的三毛故居,也保留了简单的木结构砖房设计,站在外边细瞧,屋顶上铺着黑漆漆的瓦片,小巧的院落整洁而又干净,屋前搁着青石打造的洗衣槽,墙角边还安放着几盆翠绿的兰草。

这是一个宁静祥和的空间,接触妹似乎可以想象,当年的三毛在这里雀跃欢腾的模样。

只可惜青石台阶依旧在,人已不是当年人...

翻修后的黄桷垭老街

古色古香的老街情怀

黄葛古道改造,三毛故居重建,老街也未能幸免。

修缮后的黄桷垭老街,传统风貌有了新的变化,但却依旧呈现着“一栋一景观、一栋一特色”的千年老街风韵。

500多米长的老街,用真诚留住了原住民。

带着人间烟火气的黄桷垭,仿佛是重庆版“清明上河图”,再现“千年黄桷垭,一道通古今”的传奇历史。

依山而建的老街、铺满青石板路的小巷、高低错落的民居屋舍、雕龙画风的房门,还有那白壁衬着红漆木柱的装饰,一切都分外耀眼。

到了夜间,门前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散发着橘色温暖的灯光,暮色中一片辉煌,照亮漂泊夜归人的回家路。

曾经走在青石板路上,能看到背夫歇息的身影、官府驿站的大门、驻扎兵营的篝火;如今走在青石板路上,能看到往来拍照的游人、放学归家的孩童、吆喝叫卖的商贩。

黄桷垭的每一步变化都是时代前进的记号

“酒香不怕巷子深”,黄桷垭老街的苏醒仿佛传达出新的讯息:南山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将与时代的蜕变相呼应,逐渐焕发出新色彩。

“茶商盐贩踩石路,马蹄铃铃响山涧。”趁着人少,不如踏着旧时马蹄的铃铛声,顺着黄葛古道往上爬,再去老街逛一圈,感受黄桷垭独特的魅力吧

原标题:黄桷垭,不止黄葛古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