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龙河湿地美景。通讯员 高志相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10月30日,龙河(丰都段)全国示范河湖创建工作以96.94分的成绩通过市级初步验收,这意味着龙河距成为全国示范河湖只差“临门一脚”——今年11月,水利部将对全国示范河湖建设进行最终验收。
2019年11月,水利部在全国开展示范河湖建设,在全国遴选出17条河湖,用一年左右时间,通过实施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示范河湖,让其成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为全国河湖管理及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提供“样板”。
龙河(丰都段)成为重庆唯一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建设名单的河流。
经过一年的全力攻坚,龙河水质持续向好。目前,龙河(丰都段)汇入长江水质总体稳定为Ⅱ类,野生猕猴、鸳鸯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时隔20年再次出现。
为什么是龙河
重庆江河纵横,水系密布,有大小河流5300余条。为何只有龙河进入创建全国示范河湖的名单呢?
丰都县县长、县总河长罗成介绍,和进入水利部全国示范河湖创建名单的其余16条河流比,龙河显得籍籍无名,却有其独特性。龙河是长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武陵山脉南麓,从石柱县下路街道进入丰都,从丰都县城汇入长江,全长164公里,流域面积2779平方公里。其中丰都境内全长62.5公里,流域面积1347.5平方公里。
“一条龙河串联起了武陵山区和三峡库区,因此,龙河创建全国示范河湖,对于促进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罗成说。
为了保护龙河,丰都县在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四级河长的基础上,创新河道管护模式,把龙河途经的8个乡镇、41个村、85个社划分为三级网格,聘任了103名网格管护员开展巡河护河,每名网格员每月巡河不少于22次。同时,每个网格根据河道的特点实行“一格一策”,以此来解决河道管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不仅如此,丰都县还探索人大、政协法律监督职责在水环境治理、河库治理中的作用,实施各级人大、政协担任河库督导长制度,严格督导河长履职尽责。
探索退耕还湿保护河流生态
10月30日,丰都县三建乡鱼泉子村大河坝,清澈的龙河河道旁,昔日的滩涂地种上了水杉、枫杨、桂花等植物,葱绿的绿植倒影在碧绿的河水中,呈现出一幅山水交融的美景。
河道、消落带范围内的耕地,一直是河道管理保护的难题。龙河(丰都段)基本上全流域被国家湿地公园和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覆盖,河道管理难度更大,部分因为河道范围划定时间较晚产生的合法耕地,很难引导农户退出耕种。
对此,丰都县创新实施退耕还湿,即对合法耕地以退耕还林的标准对老百姓进行补偿,退出的土地河岸部分进行生态修复,结合乡村旅游打造湿地景观。目前,丰都已累计清退河道范围内的耕地471.1亩。
龙河(丰都段)沿线有27座小水电站,曾因生态基流下泄流量不足导致丰都境内龙河23.6公里河道常年断流。在创建全国示范河湖过程中,丰都县通过清理整治,关停了6座小水电站,整改16座,如今龙河流域实现了正常生态基流,终结了23.6公里河道22年常年断流的历史。
不仅如此,通过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实施珍稀动植物保护工程,龙河(丰都段)流域内目前植被、鱼类、鸟类分别达到930种、153种和124种。其中,野生猕猴、鸳鸯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时隔20年再次出现。
智慧河长24小时智能治河
10月30日,丰都龙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九溪沟管护中心内的大屏幕上,该县江池场口、李河渡、大河坝等龙河重要节点实时画面轮流切换,龙河河长情况、巡河次数、事件处置概况、监测站点实时水质、水电站生态基流下泄监控等龙河相关的信息数据也一目了然。
这是龙河(丰都段)正在打造的智慧河长系统,集自动监测、智能分析、精细管理、智慧决策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整合多部门的监测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高清视频、无人机、水质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该系统实现了龙河干流(丰都段)从江池入境口到长江入江口的可视化监控。此外,由于整合了沿线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生态基流流量监测点、负氧离子在线监测点等实时数据,一旦出现水质异常等情况,系统可自动预警并进行智能响应。
据了解,丰都通过实施龙河智慧河库建设,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无人船及智慧河长系统,对龙河开展全方位立体巡河和信息采集,实时查看河道动态,实现高效定位,让“河长”们变得更加“耳聪目明”。
此外,丰都还与石柱签订协议共建全国示范河湖,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巡河、联合执法、应急处置协同、区县间生态补偿等共治机制,统筹实现龙河全域“三水”共治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共同推进龙河全流域创建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重庆日报记者 龙丹梅
原标题: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示范河湖 龙河(丰都段)代表重庆打造全国“样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