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消息,当地时间4月27日,隶属印度财政部的执法局发布公告,以“小米科技印度有限公司涉嫌非法汇款”为由,扣押小米公司账户内555.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7.9亿)的存款。
执法局公告称,2015年至今,小米(印度)以“汇出专利费用”为由,汇出555.1亿卢比外汇至三个不相干的外国实体。据此,执法局根据1999年颁布的印度《外汇管理法》,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内等额财款。
在中印关系仍在低位徘徊,而莫迪政府近年又频繁对华经贸示强的背景下,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多方高度关注。
4月30日,小米(印度)在其官方推特发文称,“小米(印度)支付的这些版税用于旗下印度版产品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费用,小米(印度)支付此类版税是合法的商业安排”,并表示将积极配合印度政府,早日解决误会。随后,小米(印度)选择在南部卡纳塔克邦高等法院对印度执法局的决定提出质疑。
5月5日,有媒体报道在听取了小米律师的意见后,一名法官搁置了执法局的决定,后续报道称法官Hemant Chandangoudar针对印度监管机构查封小米资产发布了“暂停指令”,前提是小米得在日常经营活动范围内使用该账户,法院将于5月12日对该事项开展听证会。
令据路透社7日披露的一份法庭文件显示,小米(印度)称, 该公司前总经理马努·库马尔·贾因和首席财务官萨米尔·拉奥及其家人在接受印度执法机构询问时,曾遭到“身体暴力和胁迫威胁”。
相关新闻报道
目前,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
印财政部为何再次发难
就公告内容来看,莫迪政府此轮针对小米制裁的核心问题是认定其汇出版权费用的行为违法。
其实,在国际贸易中,汇出版权费实属正常操作。小米(印度)公司在印本土生产销售的商品中含有印度境外其他公司提供的授权技术,因此小米(印度)公司在当地销售产品时,就需要以专利授权费的形式,向技术提供方上缴一部分利润。
然而,在跨国贸易实践中,这种做法一方面是跨国公司经营所需的必要操作,但另一方面,这在特殊情况下也是跨国公司进行合理避税、实现财务安排的重要手法。
这种手法在业内被称为“内部转移定价”,即跨国公司通过在海外其他具有税收优惠的地区,指定或设置一家技术公司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再将当地企业所得收入一部分以版税形式向该技术公司转移。通过这种手法,部分收入税款就转移到海外其它地区缴纳,再利用海外地区优惠税收条件,最大程度将利润留在跨国公司手中。
此次印度财政部公告称,小米(印度)在汇款时向银行提供了误导性信息,指出尽管小米(印度)向三个外国实体缴纳大笔版税,但却从未收到任何实质性服务,纯粹是以此为由将资产向海外转移。印度官方认为小米公司通过非法运作转移收入,以规避缴纳所得税,因此决定扣押小米(印度)公司资产,以迫使其补缴印方所认定的税款。
不难看出,小米事件的核心症结其实是税务问题。
谁是谁非,真相还需进一步调查
事件发生后,小米(印度)公司很快澄清,声明其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合情合理,且对相关金融机构陈述完全准确,并严正抗议印当局扣押资产。
小米(印度)表示,其支付的版税完全用于旗下印度版产品授权技术和知识产权费用,完全是合理的商业安排。这一表态抓住了事件的关键,即汇出外汇具有合理性,并没有发生假冒汇款,向银行提交的相关材料即“同期资料报告”也完全详实准确。
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小米公司接受严格正规的内外审计,出现谎报合作方、假冒版权费从而进行非法汇款的可能性较低。同时,作为一个长期投资印度市场的科技企业,小米公司应当也会在构成收入的各个环节中——包括产权和专利领域——较为精确地呈现价格。同时这也表明,即使小米可能存在专利费用过高的问题,这也需要印度官方拿出相应数据举证支持。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政府针对跨国企业内部转移定价问题都会采取一定措施,有时也会在依据充足、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对“税收分配不合理行为”进行执法监管。
2014年,中国政府依据中美《双边预约税收定价协议》,判定微软美国公司与微软中国公司之间存在着不合理的内部转移定价现象,使微软美国公司得以截留大量利润,严重违反协议中对中美双方的税率期望,据此要求美国政府向微软退税,并向中国政府缴纳相应额度的税款。最后,微软最终补缴税款。
这可谓是早有正面典范。
反观此次印度财政部给出的理由,并非小米(印度)公司汇出金额过大或专利费用设定过高,而是直接判定小米(印度)公司向“未接收其服务”的境外实体进行了非法汇款,而这样的制裁显然需要更为过硬的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1月5日,印度财政部就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向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发出三份通知,向其追缴65.3亿卢比(约合8800万美元)税款。
印度财政部当时给出的说法是,小米(印度)向高通和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汇付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而这些费用未计入其进口商品的交易价值中。声明还称,小米及其合同制造商也未将进口的MI品牌手机及其零部件的特许权使用费计入该产品的应评税价值。
既然印度财政部声称小米“不计价值”就能奏效,那为什么又要“假冒汇款”呢?可见,事实可能并非印度财政部描述的那样简单。
印度为何如此着急收税
尽管此次事件真相如何还未可知,但就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印度财政部在技术细节不明、具体罪状不详的情况下就直接冻结资产,不免显得有些操之过急。
就算是“内部转移定价”,苹果、三星这样的跨国巨头在全球贸易中通过内部运作,转移大量利润的行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然而,如果审视此次事件里印财政部的表态,就不难发现,其并未有将针对小米(印度)的行为推广至整个行业,并进行大范围专项整治的意思。
在跨国查税的问题上,爱尔兰没有放过苹果这条大鱼,而印度政府始终瞄着小米打,这背后的政治意图可谓昭然若揭。
印度政府此番为何火急火燎向中方企业找补税款?恐怕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释。
首先,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复苏依赖大量财政投入,政府资金承压。
一方面,庞大基建需求刺激财政预算连年扩张,赤字风险加剧。
莫迪在2019年再次以席卷之势赢得大选后,提出“用五年时间将印度打造成五万亿美元经济体”的号召。这一计划背后的关键部分在于,莫迪政府许诺未来将投资10万亿卢比用于建设、翻新基础设施。此后,印中央政府预算资金便连年走高。
而事实上,考虑到印领土面积和基础设施现状,10万亿卢比显得杯水车薪。2021年,印度铁路建设预算达到1.17亿卢比,但修建里程不足整体目标的10%。这样算来,就算再追加10万亿卢比,莫迪也难以在任期内按时完成全国铁路电气化的目标。
资料图来源:路透社
2021年8月15日,莫迪再推100万亿卢比的超级基建计划,目标直指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基础设施网络。大饼画成这样,预算必然超额,2022-23财年印度财政赤字预计将达到6.4%。面对激增的财政压力,莫迪政府自然将目光投向税收领域,因此大力稽查倒追往期税款的行为并不奇怪。
另一方面,经济复苏势头减弱且带动性有限,急需财政加码。
虽然面临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的压力,印度出口仍大幅增长、税收占比达到历史最高,已初步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然而,2021-22财年三季度印度经济复苏势头减弱。
南亚研究小组的宋子扬、施兰茶曾撰文分析指出,此轮印度经济复苏以补偿性增长为主,并且严重依赖外部需求和财政政策刺激。如今,恢复性增长的动力正在减弱,而财政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同时发达国家也正在退出宽松政策,甚至大概率将加息。这表明,印度维持增长势头难度较高,只能依赖政府财政发力,而这恰恰需要更多“创收”手段作为支撑。
其次,税制改革统一央地税收减少复税收入,需要加强稽查以彰显成效。
2017年,莫迪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ST税制改革,首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税种。这一举措虽扩大了税收的抵扣范围,增强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优势,有利于印度经济发展,但税制改革取消了许多重复税种,也降低了平均税率,导致政府财税收入降低,因此国内对于这一改革成效也长期存疑。
这使得印度中央政府承受巨大压力,一方面期望通过降低税率刺激经济以增加税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税务增缴弥补短期财政收入缺失,同时彰显改革对于国家税收产生的正面影响。
再次,民族主义裹挟“自力更生”政策,使全印上下乐见中资企业遭受打压。
2020年5月12日,莫迪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推出总金额20万亿卢比的经济刺激计划。他表示,其核心目的是借助疫情影响推动对华产业链脱钩,通过大力改革发展本土产业,让印度成为“自力更生”的经济强国。
然而,随着产品质量与工业水平的硬性差距照进现实,印度本土产品迟迟难以获得市场青睐,这一“自力更生”政策迅速被不满的民族主义情绪裹挟,异化为政治干预与地方保护。
2020年6月中印再次发生边境冲突后,双边关系进入冷战以来的最低谷。此后,莫迪政府以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之名,行经济民族主义之实,开始疯狂打压在印中资互联网企业,陆续封禁TikTok等一批知名社交媒体应用。印度本土社交媒体吃下中资企业市场份额,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屡创新高,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
在这种状况下,尝到甜头的莫迪政府自然可能将目光投向中资企业盘踞的手机行业。根据第三方统计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2020年,在印度政府持续高压和印度手机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小米在印销量依然保持增长,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第一,这使其更易沦为莫迪政府打压的对象。
2021年以来,莫迪政府多次突击审查小米税务,并屡屡威胁进一步制裁。同时这场查税风暴还波及其它在印中资手机企业,这表明莫迪政府意图强力遏制中资企业在印手机市场份额。
资料图来源:印媒
然而,事不遂人愿,Canalys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小米在市场增长率暴跌24%的情况下,依然占据市场头名,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打压小米所争取到的市场空缺被另一家中资手机企业realme迅速填补,后者以40%的增长率跃升至市场份额第三名,成为当季最大黑马。
尽管市场一次次证明,经济民族主义干预绝非正道,而产品竞争力才是获得市场青睐的根本原因,但莫迪政府仍在继续大肆炮制渲染对华示强。可以说,当前全印上下都弥漫着诅咒中资企业失败、本土产品取而代之的情结。在这种背景下,打压小米无疑是烈火添柴,既能增强莫迪政府经济民族主义强人的形象,也迎合着印度对于“自力更生”的想象。
结语
总体来看,这次小米事件只是近年来莫迪政府谋求经济“自立更生”、对华产业打压与脱钩等一系列强势举措的缩影,此中不难窥见印财政部门手段不断更新、态度日益强硬,在印中企受印度对华心态的影响不断加大。
而印度各地对税法的理解本就不一,业务标准更是朝令夕改,在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的模式下,印当局发现所谓“经营违法”的情况并非难事。
现在看来,只要印度仍在自尊与自卑、强力与无力的矛盾中反复挣扎,仍在民族主义的叙事中沉浸,印度政府每次扰动市场,中资企业恐怕都要遭受波折,甚至首当其冲。
原标题:张正阳、施兰茶:印度为何屡对小米下狠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