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的回归
02-11 13:06:10 来源:重庆日报

岁末年初,雅集越来越多了。

雅集,一般是十来个人左右,多为重庆当地诗词书法或绘画领域较有分量的人物,就着瓜子、香烟和好茶,谈论诗词和书画的掌故。

这种活动,太年轻的进不来,因为没有积累;太老了也来不了,因为身体不便。来,是图高兴。当然,也不是谁图高兴就能够来。

雅集结束后,参与者大都要交一些书画“作业”。互相促进,互相交流。传统文化,就这么余香缭绕起来。

有那么一段时间,从事诗歌写作和书法练习,几乎成为笑谈。

上世纪80年代一个笑话说,天上随便掉块砖头,一定砸中一位书法爱好者,而且,还可能砸中二至三个诗人。对艺术爱好者而言,那时候的石头有可观的命中率。

当然,那时的书法,多是所谓“硬笔书法”;诗人,也主要是所谓朦胧派或新诗人。但不管软硬、新旧,好歹也算“搞艺术”。而艺术,也算是个美称。

问题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这些“搞艺术”的人,却呼啦啦几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在市场经济面前,谁写诗,谁酸;谁想把字练好,谁闲。谁能继续坚持曾经的艺术梦想,几乎要怀着“世人挣钱唯我逍遥”的悲壮情怀,把徐渭和梵高的名字贴在床头,默默发誓“就这样为你孤独一辈子”。

最近十多年来,因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扩展和人们生活的富裕,书法诗词这类艺术又“热”起来了。

但是,看似生机勃勃的书法草原上,却往往只有那几个名人教材,更遑论“XX天练好楷书行书”之类产品,有着急功近利的诉求,这些不是沉得下心的艺术学习方式。

诗歌呢?似乎除了余秀华一般的神话,以及鲁迅文学奖下偶尔惊诧文坛的某类“神作”,大部分诗人的诗歌也仅仅在朋友圈里流传。

其实,艺术这门学问,跟时不时兴,没什么关系。什么抵制金钱的诱惑啊,耐得住寂寞啊,那都是外行人的说辞,而非爱好者的冷暖自知。

而雅集,正是让这些冷暖自知的人走在一起,听听内心的声音。

所谓外部环境的冲击,对他们来说,似乎影响不大。风吹过了,树还是那棵树,只不过在变老,质地在变硬。任何一门艺术,不慌不忙老老实实搞它三十年,圈内没他们名字,想不行,都不行。

他们一杯清茶,两盘水果,三五盒香烟,几个会心的诗友画友,回家潜心于造诣,于是人人皆可把酒临风,盎然自足。其幸福指数稳步上升,比房价涨得还快。

这样的雅集,在今天的社会里,真的有如梅花之清香,孑然而独立,多多益善。

作者 李兴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