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为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遏制“网络水军”及相关黑灰产业的滋生蔓延趋势,切实维护网络生态、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即日起,公安部网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6个月的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工作。
网络水军一般指受雇于公关公司或网络组织,由公关公司或网络组织支配,出于炒作或诋毁等目的,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群体。水军通过发帖进行炒作诋毁其他市场经营主体进行非法牟利,是违法犯罪行为。
只要上网,你就很可能会与网络水军不期而遇。
当前,网络水军已渗透到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从明星热搜到影视剧评论,从电商刷单到社会话题讨论,到处都有网络水军的身影。有的“网络水军”为养号谋利,通过发布违法有害信息“造热点”“蹭热点”,意图操控或扰乱网上舆论秩序;有的利用炒作负面信息实施敲诈勒索,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有的非法提供有偿删帖和刷量控评炒作服务,破坏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秩序。
网络水军的活跃,不仅增加了海量垃圾信息,误导公众和舆论,而且严重扰乱了网络生态。
对网络水军的打击力度近年来在不断加大。今年1月,公安部披露,仅2021年一年,警方共侦办相关案件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依法关停“网络水军”账号620万余个、网站1200余个,解散网络群组17万个,而且查获了大量伪造记者证、单位公章、营业执照等作案工具。
但是正如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所说,受“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等因素影响,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仍屡打不绝、屡禁不止。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强烈,群众报案举报、新闻媒体报道、两会建议提案等不断聚焦关注相关突出问题。
“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为什么屡打不绝、屡禁不止?与网络水军发展的“业务”日益广泛、组织化特征越来越高有关。
当下的网络水军,早已不是简单发帖“灌水”的乌合之众。今年2月,法治日报记者卧底10多个网络水军群发现,目前网络水军的产业链运作已经非常成熟,在基层的水军之上,还有“管理员”“大头目”等,任务不同,分工严密。同时,为了逃避打击,一些群主以隐蔽的方式建群,发布任务后则把接任务的群友拉到一个新群或讨论组,在任务完成后又快速将该群解散。
如是种种无疑加大了有关部门打击的难度。
现在,公安网安部门按照“以打开路、以打促治”的思路,启动为期6个月的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工作,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从公安部的通报中可以发现,专项工作的打击对象,不仅指向网络水军,而且还涉及相关黑灰产业。这与网络水军“业务”发展的趋势密切相关,非法“支付结算”“广告推广”“建站设施”“技术支持”是支撑网络犯罪的四类关键黑产业,“黑卡、黑号、黑线路、黑设备”则是实施网络犯罪的四类关键物料。打击网络水军,就要斩断黑灰产业链。
打击网络水军,还需要各方协作配合,其中压实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尤为紧要。
6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建立账号信息动态核验制度,核验用户在注册时提交的、使用中拟变更的以及网站平台内存量账号信息,并明确了从严核验的情形。平台落实相关规定,从注册、使用、管理的全流程加强对账号信息的核验,显然有利于从源头堵住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漏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