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消息,7月9日,备受瞩目的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港股市场“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的首家上市公司。
小米集团此次全球发售21.8亿股,其中95%供国际配售,5%供投资者公开认购。据小米集团上周五发布的公告,公开招股及国际配售分别获9.5倍及1.1倍认购,最终每股发售价定为17港元。
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7月8日发出公开信称,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成功。包括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行业领袖在内的逾十万投资者认购了小米股票,唯有继续奋斗,才能回报这份信任。“上市是为了更好地奋斗。成功上市只是小米故事的第一章的总结,第二章将更加华丽绚烂。”雷军说。
投资者理性对待“全能型新物种”
曾预言“外界看懂并接受小米模式需要10年”且表示“5年内不会上市”的雷军,时隔仅两年,就带着小米来到港股市场,并成为首家“同股不同权”港股上市公司。
面对这个“全球罕见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电商,还能做互联网的全能型企业”,国际投资者还是比较理性。在小米IPO全球发售中,共获34.33亿股认购,相当于发售量的1.57倍。
小米的招股结果显示,小米公开招股部分共获10.35亿股认购,相当于公开发售可认购股数1.09亿股的约9.5倍。逾10万名投资者参与了小米的公开认购,其中超过2.5万人只是尝试性地认购了一手。这与其他“新经济股”相差甚远。去年阅文集团上市时,公开招股的超额认购倍数超过620倍;众安在线、易鑫集团公开招股的超额认购倍数也分别超过400倍、559倍。
本次,机构及海外大户更显理性,小米国际配售部分仅获轻微超额认购。该部分共获23.98亿股认购,相当于可供认购股数的110%。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与承销商有关联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小米的现有股东。
最终,小米以招股价下限17港元定价,净筹资240亿港元。以IPO发行价计算,小米估值约543亿美元。
或面临较大的创投减持压力
截至7月8日,小米集团一共有超过7000名员工持有股票或期权,IPO后将获得“资本市场给予的福报”。而最早期的VC的第一笔500万美元投资,回报则超过850倍。
然而,看着近期在港上市的新股接连破发,打新抽中小米的投资者却并不认为即将到来的是“收获”。在7月6日收市后进行的暗盘交易中,一些心急的投资者已提前割肉离场。在上周五的暗盘交易中,小米以16港元/股开盘,最高涨至16.72港元/股,最终以16.1港元/股收市,较发售价17港元下跌5.29%,成交额7620万港元。
暗盘就是场外交易市场,一般于新股上市前一个交易日收盘后进行。暗盘交易不通过交易所系统,而是通过券商的内部系统进行报价撮合。这个小范围的试水,往往被市场用来推测新股上市首日的股价走势。
国信证券认为,雷军和公司管理层对外传达的是,小米是一家纯正的互联网公司。然而,从公司的业务结构看,小米是家不折不扣的科技消费品公司。与快速增长的硬件业务部门相比,互联网服务对公司营收的贡献比例在近三年始终没有超过10%,在2017年甚至下滑一个百分点,至8.6%。尽管互联网业务2017年贡献了公司39.3%的毛利,但ARPU值(单用户平均收入)仅为58元。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板块在社交、游戏、广告、互联网金融等各条战线上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以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而言,与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相比差距明显。
国信证券还指出,小米在上市6个月后将面临早期VC和PE股东减持的压力。小米在历史上共有九轮优先股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达15.8亿美元。这九轮融资发生在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现在基本都到了风险资本需要退出的时间段。且相较于发行价17港元/股而言,大部分早期投资者均获利丰厚。
为更好地帮助投资者管理风险,港交所已经宣布,在小米挂牌的同时,推出小米期货和期权,此外,将小米纳入可沽空的证券名单。
原标题:小米今日挂牌 “同股不同权”正式登场港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