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此,按照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两会”的工作安排,一方面,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实现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并反哺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普惠性,实现大数据+精准扶贫。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立足“两点”、建设“两地”、实现“两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助燃剂,因此,在金融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助力重庆实体经济发展,对实现“两点”、“两地”、“两高”,意义重大。针对重庆的特点,我们建议,应当抓住在重庆开展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的政策机遇,将重庆打造为西部顶尖、国内重要、全球知名的金融结算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以此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一、政策环境及背景
(一)金融科技的发展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先决条件,而促进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十九大”和“两会”的战略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重庆市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服务实体,产融结合”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金融业发展基本原则,要求“高度重视金融领域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积极稳妥推进机构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并要使金融发展反哺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金融工具创新和应用水平,加大金融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支持力度,全方位强化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形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新局面”。
(二)支付结算是中国金融标准“用起来”和“走出去”的亮点领域,金融科技是中国金融标准建设的创新领域,推动支付结算和金融科技发展将极大助力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进一步反哺实体经济发展
7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四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在重庆市、浙江省开展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的批复》(银发[2018]171号,以下简称《批复》),批准在重庆市开展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并发布了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要充分发挥金融标准支撑金融稳定发展的作用,提高金融标准的整体应用水平,在金融科技、金融风险防控等领域开展金融标准研究,努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金融业标准化成果,探索国际金融标准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国际合作,在2020年,实现金融标准化意识有效增强、金融标准研究和制定取得进展、金融标准应用有效推进。金融标准的建设,将在硬件生产、创新服务等多方面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支付结算是金融标准“用起来”与“走出去”的亮点领域。以中国银联为例,中国银联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牵头制定了金融IC卡行业标准、公共交通领域移动支付金融标准、金融标准二维码等多项金融标准,促进支付结算的金融标准“用起来”,并走向国际。2016年6月底,EMVCo管委会审议通过了银联提出的二维码工作建议,成立了“二维码标准专项工作组”,并由银联担任组长。银联还承建了俄罗斯、泰国等“一带一路”倡议内国家的支付清算系统。在金融标准“用起来”和“走出去”上,支付结算领域具有相当优势。
金融科技是金融标准研究及应用应当关注的重点创新领域。《批复》要求,应组织辖区内机构,加强对金融科技、金融风险防控等领域金融标准的跟踪研究,在绿色金融、互联网金融方面加强与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沟通,积极参与,争取牵头部分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
二、建议:抓住“两点、两地、两高”定位,建标准、促应用,打造金融结算中心与金融科技中心,助力实体经济
(一)依托经济基础,用好先发优势,促进金融标准建设反哺实际应用,充分发挥支付清算与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利好作用
支付清算是串联经济金融各领域的“连接线”。任何一笔资金流动,都涉及支付与清算,也将在清算机构内留存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将能有效跟踪经济金融运行状态,精准防控化解金融风险。清算涉及支付、债券、证券、外汇、票据等金融行业各板块,包括清分与结算两大内容,其中结算将涉及资金划拨与沉淀,为当地带来多方面货币供应利好。将重庆建设成为金融结算中心,不仅有利于促进重庆地区经济金融稳步快速发展,更有利于优化地区融资环境,促进地区产业联动。
金融科技是指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金融科技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进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供给模式造成重大影响。将重庆建设成为金融科技中心,有利于降低区域经济交易成本,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实现有效竞争;有利于提高区域小微经济主体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合理的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
金融标准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支付清算与金融科技作为金融标准创新与金融标准落地的优势领域,在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大金融标准研究力度,推动金融企业对标达标,进一步推动重庆标准“走出去”,将极大助力金融结算中心与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
打造金融结算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重庆具备充分的经济基础。一是经济带动作用突出。随着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崛起,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的开放通道全面形成,重庆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已逐渐成型。2017年,重庆GDP达到19500.27亿元,仅次于北上广深。增速方面,从2013年到2016年,重庆GDP增速“四连冠”领跑全国,2017年依然高居全国第四。二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联动发展良好。重庆产业基础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具备较强基础优势。近年来,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实施内陆开放型战略,重庆运输设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迅速,这两大产业的共同特点是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发展潜力巨大,均为国家重点扶植的领域,适合作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重庆正着力打造万亿规模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这将催生对金融支持的巨大需求。此外,重庆市还大力打造世界级物流分拨中心,成立物流金融公司,探索物流行业结算中心建设,以及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要素交易所,也带动众多区外资金流入,有力推动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与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
打造金融结算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重庆具备相当的先发优势。“十二五”之前,重庆已经全面融入了现代支付体系,成为区域银行卡转接清算枢纽和全国八家票据区域中心之一。通过“十二五”期间的着力打造,重庆打造区域性金融结算中心已具雏形。“十二五”期间,金融业累计引进外资超100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超过120家;金融成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要板块;获得全国首批开展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资格,引进全国首家跨境人民币基金,成为中西部唯一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外汇支付“双试点”城市;跨境结算成绩斐然,离岸金融结算总量达到3687亿美元,跨境人民币收付拓展至10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5000亿元;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2017年度达到1.46万亿元。
(二)抓住“两点定位”,研究“两种标准”,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吸引机构聚集,打造典型应用,健全保障机制,全力打造两大中心,助力实体经济
1.研究“两种标准”
用好《批复》政策红利,充分发挥金融标准的制定及应用对于支付清算和金融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建设国内金融标准研究高地,助力打造“两个中心”。
一是研究支付清算标准,尤其是移动支付标准。按照《批复》要求,积极研究支付清算领域相关标准,开展移动终端支付可信环境技术规范的对标达标行动,大力创新并推广金融标准移动支付及其在公交地铁、菜场、商圈街区等场景下的应用标准,研究下一代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在保证移动支付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让移动支付的发展惠及百姓、惠及产业。
二是研究金融科技标准。按照《批复》要求,积极开展金融科技领域金融标准的跟踪研究,在绿色金融、互联网金融方面,加强与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沟通,在分支机构层面有序开展技术性规范建设,并向中央提出金融国家标准提案,争取牵头国家标准编制。
2.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建议以市政府为主导,借助企业及社会力量,融通资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拉动产业发展,提升支付、数据服务能力;加速产业融合,加速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融合创新发展;助力民生领域,为精准扶贫和普惠金融提供平台化、集成化、差异化的综合服务,从而为两大中心的安全化、便利化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3.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
发挥好重庆物价低、房价低、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科技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制度。以现有产融合作为载体,以柔性引进、智力引进、团队引进等方式,采取激励性报酬、股权激励配套政策、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等激励,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引领金融创新的高级专业人才。同时,依托重庆金融学院及辖内各高校,加大投入,提高办学水平,增设“金融结算”、“清算支付”、“金融科技”等本、硕、博项目,培养一批金融与科技兼通的本地复合型人才。
4.打造典型应用
要将新标准、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真正落到实处,打造典型便民产品、建设典型便民场景,促进两大中心建设的红利全面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增长。
一是打造典型便民产品,尤其是能够结合金融结算和金融科技的金融标准创新产品,建议为:(1)持续推广金融标准IC卡及手机NFC近场支付,为全面结算安全、便利打好基础,配合“小额双免”产品,提升受理速度和用户体验。(2)银联金融标准二维码产品,快速推进银联二维码“联网通用”,实现支付向移动端快速、安全迁移,同步为大数据应用积累数据。(3)统筹推进“贷记”类业务快速发展,服务企业资金流转需求。(4)打造物流供应链金融产品(COD),做强平台,提升辐射能力。
二是建设移动便民支付示范工程。移动支付作为金融科技与金融结算的结合点,是金融标准“用起来”和金融便民惠民的窗口。应当利用人民银行的政策红利,将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涉及的金融标准移动支付落实到金融标准创新建设的工作中,着重打造如下金融结算和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结合金融标准创新建设,使金融结算和金融科技的发展真正惠及产业:(1)打造公交轻轨场景,借鉴广州、杭州等地经验,打造基于银行账户的各类手机Pay、银联二维码、IC卡挥卡等多种支付应用。(2)打造移动支付示范商圈场景,以核心商圈、特色商圈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全受理改造。(3)打造旅游消费场景,依托4A级以上景区、游客光顾频繁的特色景点、大型游乐场、乡村旅游等,全面打造旅游支付移动化。(4)打造校园场景,以高校为重点,覆盖校内及周边各类场所。(5)打造民生场景,推动菜场、商超、便利店、医疗等移动支付应用,使人民能够真切享受到金融科技创新及支付结算发展的红利。
三是联合打造物流结算、要素交易所和跨境电商结算等特色创新结算平台。将结算平台落地重庆,有利于吸引资金富集,优化局部地区金融环境,而跨境结算也是“一带一路”对重庆的战略要求。因此,一要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二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结算;三是大力发展离岸金融结算,吸引银行机构设立离岸结算业务运营中心;四是大力发展金融要素市场结算,高标准建设统一结算平台;五是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结算,提升辐射全国、甚至一带一路物流园区的能力。
四是鼓励金融创新应用于实体经济。应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一是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方面,引入并支持荣邦科技等专业领域内领先的科技公司,通过金融科技与金融支付的创新应用,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作为金融科技目前商用较为成熟的领域,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智能决策、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方面对于实体经济企业的助力,利用中国银联等行业领军企业的成熟产品,促进实体经济企业精准把握市场,降低成本与风险。
五是助力精准扶贫。应加大数据服务等金融科技应用于建设精准扶贫综合平台,通过将扶贫全流程集合于互联网平台,提升效率,打造基于互联网+精准扶贫的理念,实现贫困区域定位、贫困人口验证、扶贫资金发放、扶贫效果追踪等功能的一站式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以此实时了解受助地区人员状态,找到致贫原因,定差异化扶贫政策,使扶贫过程更公开透明。
六是助力普惠金融。要大力提升金融科技和支付结算在改善支付环境、提供信贷支持和监管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结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平衡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提供融资或保险等个性化支持的同时规避风险。健全针对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实现农户信贷政策并为其推荐差异化理财产品,实现最优化的金融服务。
5.健全监管机制
一是监管沙箱机制。“监管沙箱”指在限定的范围内简化市场准入标准和流程,在确保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金融科技创新企业或业务的快速落地运营。“沙箱”是一种容器,沙箱内的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金融科技和支付清算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监管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面向金融科技公司测试创新产品,提供风险可控的自由测试环境,实现“逆周期性监管”,对促进金融市场稳健发展意义重大。
二是咨询决策机制。搭建金融行业专家库,融合全球金融结算和金融科技精英智慧,打造金融结算和金融科技论坛品牌,定期组织主题交流,集聚一批金融人才和研究成果,为各类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供智囊咨询,提升金融结算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建立与新加坡、伦敦、纽约、上海等相关机构的联系交流机制,吸收消化先进经验。
三是诚信环境机制。金融科技与金融结算与百姓的钱袋子紧密相关,建立诚信环境十分必要。应当扩充征信系统信息,增加社保、房产、小贷、网贷、手机号认证等查询功能。健全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压缩恶意逃债者生存空间。加大对于以金融科技和金融结算为噱头的非法集资、非法融资、传销活动及庞氏骗局的打击力度,防止不法分子“乘风口”、“搭便车”。
(作者简介:黄原一,现供职于中国银联重庆分公司。)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