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实施,“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的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将加速。
国资委将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集中,而对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不良资产坚决退出。
11月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等。
会议明确了针对当前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存在的问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改变“大而不优”
会议指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对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杜国功表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既是宏观层面国民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观层面行业升级创新突破的主攻任务,更是微观层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目标。
今年以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国资委此前介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聚焦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一条就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多年国有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国有资本“做大”的目标,但还没有很好地实现“做优”国有资本、实现国有资本的“国家使命”功能定位,呈现出“大而不优”的国有经济格局。这个格局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未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应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对于需要进的领域,以做强做优做精为明确的目标,支持相关的企业进行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配置相应的资源,提高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在退的方面,对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不良资产坚决退出。
“目标就是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翁杰明说。
如何有进有退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具体实施路径要有进有退。进,是引导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退,则要推动国有资本从不具备竞争优势、产能过剩的行业和领域退出。有进有退,才能集中兵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如何进?翁杰明强调,国资委将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国有资本如何退?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瘦身健体”,改革瘦臃肿之身,就是通过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层级和法人单位,剥离辅业、突出主业。开展困难企业和亏损企业的专项治理,加快“僵尸企业”的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户数1.4万户,减少比例达26.9%,管理层及全部压缩至5级以内。中央企业2041户僵尸特困企业中已累计完成1957户“处僵治困”主体任务,安置富余人员79.5万人。
黄群慧表示,应选择市场竞争程度相对高、产业集中度较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包括资源类行业、钢铁、汽车等领域,进行企业并购重组,从而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突破地方或部门势力造成的市场割据局面,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能配置和促进过剩产能消化。
会议还指出,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一定要管好用好。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监督,要围绕党中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决策部署,聚焦监督政府管理国有资产情况,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坚持全口径、全覆盖,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整改问责,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监督职责。
10月27日,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评估行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财政部发布《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这是《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1991年发布实施以来,首次迎来修订。
财政部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此前的管理办法已经不适应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需要。一是需要将国有资产评估改革发展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转换为制度规定,特别是简政放权改革成果、行业管理改革成果等;二是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需要规范国有资产评估行为,提升资产评估专业服务能力。
原标题: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深改委会议作了这样的部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