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博主自用好物”“素人购物开箱直播”“全职宝妈使用心得”……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购物心得,与之相对应的,也有很多消费者习惯在消费前先去网上看看别人的笔记与测评,这样的行为链条被称为“种草”。“种草”深受网友青睐,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新潮流。然而,一些代写代发、虚构消费经历的“种草笔记”“网红测评”出现,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其权益,也破坏了网络生态和市场秩序,亟待规范整治。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聚焦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其中一个重点整治任务就是“重点整治雇佣专业写手和网络水军虚构‘种草笔记’‘网红测评’”。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家平台也纷纷按照专项行动要求,推出针对性整治举措。此次专项行动赢得网友一致点赞支持,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网友苦虚假种草久矣,重点整治切中痛点,正当其时。
打击“虚假种草”,需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强和完善内容筛查机制。内容发布平台作为“种草”内容的终端出口,理应做好内容把关和筛选工作,不能任由代写代发的“毒瘤”野蛮生长,否则消费者终会“用脚投票”,影响平台自身长远发展。此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不少内容平台纷纷响应。比如,“小红书”开展 “虚假营销”治理专项,先后封禁80余家涉嫌虚假营销的消费品牌、线下机构和商户。对于平台来说,既需要重拳出击的专项整治,也需要久久为功的常态化监管,惟其如此,才能堵住“虚假种草”的出口,让其无处遁形。
打击“虚假种草”,仅靠平台发力还不够,还需要全链条治理。当前,“虚假种草”已经形成一条涉及多个环节的灰色产业链——品牌主或品牌代理商有宣传产品需求,委托“螃蟹通告”“红通告”“微媒通告”等第三方接单中介平台,通过一些素人博主、专业写手,在“小红书”“快手”“抖音”等内容平台上发布所谓的商品使用心得、产品测评等,并在互联网平台购买信息流量进行推广。由此可见,斩断“虚假种草”灰色产业链,不能止于终端治理,还必须在品牌方、第三方中介平台等多环节、全链条加强监管,推进整体、全面、系统的治理。此外,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可细化相应的规章和标准,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而对于涉嫌虚假宣传的商家、造假者、刷单人等,不仅要及时封禁,也可以考虑纳入行业黑名单,形成有效震慑。
打击“虚假种草”,也离不开全民提升网络诚信意识、网络安全意识。一个网络空间一旦充斥虚假信息,任何网民都不可能幸免于害。广大网友一方面要擦亮双眼,加强甄别能力,理性“种草”,切莫冲动消费;另一方面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拒绝参与流量造假,积极参与监督,发现线索主动投诉举报,共同维护有序的网络生态。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降低“虚假种草”的交易发生率。因为买来的好评只能瞒骗一时,早晚会被识破,还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不管是流量造假、网络水军还是“虚假种草”,都不是某个平台、某个环节单一的问题,而是整个网络生态面临的现实挑战。因此,对其治理,必须坚持全链条、全平台思维,推动品牌、平台、消费者等形成合力、协同共治,才能创建好和维护好清朗的网络空间。
作者:梵星
原标题:加强社会共治 铲除“虚假种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