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世界等了4年,中国准备了7年。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算起,时间过去了14年。其实何止14年,这是千年中华文明与千年奥林匹克精神再次相逢,是百年现代中国与百年现代奥运再次交汇,是“重回舞台中央”的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我们用千年的底蕴、百年的奋斗、14年的从夏到冬、7年的日新月异,向世界兑现了这份承诺。
新冠肺炎疫情和诸种逆全球化风潮肆虐,让中国兑现这份承诺变得格外艰难。为迎接这一天到来,我们无比艰辛,付出了加倍努力。然而正因如此,我们深知这份承诺对世界的意义,深知冬奥会对全球团结的价值,更深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当下的重要性。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制造着死亡、隔离和封闭;“新冷战”和逆全球化风潮冲击着世界,制造着战乱、仇恨和对抗。世界太需要温暖和拥抱,需要团结和凝聚的叙事。世界对北京冬奥会的等待,是等待一场美丽的冰雪运动盛宴,更是等待一张“一起向未来”的全家福!
是啊,世界已经很难拍一张全家福了。疫情让过去常见的聚会变得无比艰难,特别是这样的全球体育大Party,更不容易。所以,好不容易能聚会的时候,人们都会非常珍惜: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生活依旧,意味着人类文明的那盏灯还亮着!是的,这也是北京冬奥会最让世界期待的,全球盛会如期举行,鼓角齐鸣,赛场欢腾,人类无比坚韧。即使疫情肆虐,逆全球化制造着重重障碍,隔离和封闭冰冻着世界,但冬奥会全家福让世界安心,人类文明之光闪亮依旧,命运共同体心心相印!
人们很自然地比较着2008年和2022年两届奥运会,此时恰如彼刻:2008年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时,金融危机阴影还没有散去。中国克服种种挑战,举办了一届令人难忘和激动人心的奥运盛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刺激全球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也为东道主中国带来发展优势。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似乎绕了一个圈,在全球面临危机和冲突,世界需要重新找回希望的情况下,中国即将举办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未来,所以我们提出了‘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口号。”如今,约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受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汇聚到五环旗下,开展各项比赛,和平之声传扬世界,文明之灯照亮人心。
对于东道主中国来说,冬奥会也带来诸多好处:推动经济复苏,普及冰雪运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但最大的收益是,可以借此振奋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各国记者云集北京,全球范围的直播报道即将开启,2月的北京是世界的焦点,我们站到了聚光灯下。
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14年,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不懈奋斗,中国的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3.37万亿美元增长到17.73万亿美元,人均GDP从2520美元增加到1.25万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在重新打量中国,中国在调整与世界的关系。
奥运会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其“无与伦比”的盛大惊艳了世界,这种盛大包含着我们渴望被世界了解和认可的急迫,希望拿出最好的家底、展示最厚的底蕴。但是到了本届冬奥会,政府和民众的心态都平和放松了许多,“双奥导演”张艺谋告诉记者,我们已经不需要告诉别人我们是谁,不需要展示过去的辉煌文明,世界已经看到过我们的精彩,我们现在需要讲述的是当代中国以及当代中国对人类命运的理解。
从开幕式已透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放松与平和。与2008年夏奥会1.5万人专业演出团队不同,本次冬奥会开幕式只有3000余人参演,大多数是业余演员,其中有中小学生、退休老人,还有从事各种职业的普通人。他们幸福的笑脸、从容的舞姿,向世界呈现的是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人民追求的“复兴”不是要回到汉唐盛世,不是要重温“万国来朝”的旧梦,而是要使中国赶上世界前进的潮流,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据导演组透露,开幕式参演群体中95%是青少年,这传达出面向未来的清晰理念。当代中国青年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他们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的“世界观”。“我们强调‘平视’,要的就是一个平等,既不是俯视,也不必仰视”。平视世界,是一种角度和态度,更是一种力量和底气。“站起来”是平视世界的基础,跪着、趴着只能仰视世界,平视无从谈起。“富起来”是平视世界的支撑,穷得叮当响拿什么去跟人家平起平坐?“强起来”是平视世界的保证,重整方位,方能自信从容。在打开国门高速发展时期出生成长的当代青年,有底气有资格“平视世界”,在世界聚光灯下,也必将展现出“冬奥一代”的精神风采。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场演讲,被认为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突破双边关系的范畴,“向世界讲述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两年后,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成功。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每一届奥运会的举办者首先须明确其愿景,以表达举办国、举办城市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独到理解。因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终极目标和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这一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增加的“更团结”表述高度契合,最终被凝练为“一起向未来”的冬奥会口号。这是对奥林匹克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将成为北京冬奥会留给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遗产。
当今世界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东升西降”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但新秩序的失势者不会甘心,“新冷战”风潮甚嚣尘上。快速发展的中国处在风口浪尖,可以想见,北京冬奥会树欲静而风不止,必然招来一些干扰阻力,引发一些杂音噪音。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将与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相处。既拥抱世界,又坚定立场,保持自信定力,做大国公民,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很好的历练场,我们将接受检验,收获成长。
7年前北京申奥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诉巴赫主席:“我们将全面兑现在申冬奥过程中的每一项承诺,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历尽千辛,克服万难,今天,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文明之灯举起,世界看东方,一起向未来!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