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节日祝福
老师指导学生打排球
有趣的科技课程
“把孩子当做一粒粒自然的种子,把教育当做春耕秋收的事业。在春天,将爱碾成点点阳光,洒向成长的角落;在秋天,给予孩子成长的翅膀,为孩子起步精彩的人生。”在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阳光儒雅·春华秋实”的教师文化引领下,一支外形阳光、心态阳光、专业阳光的“阳光教师”用爱守护阳光教育的春华秋实。
他们甘为人梯,用信念搭起学生梦想的桥梁;他们精心钻研,用知识点亮学生的未来;他们为人师表,用灵魂唤醒灵魂,用生命影响生命。
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华新实验小学,感受这些老师们用爱演绎出来的坚守之美、成长之美、专业之美、师德之美、传承之美。
奋力成长
向榜样看齐
新进老师、优秀老师、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带头教师,这一系列称号见证了华新实验小学叶恋萍老师的成长轨迹。新到学校之初,叶恋萍就在学校的安排下与一位老师结成了师徒。
“从课堂教学指导到班级管理经验传授,师傅事无巨细,保无保留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我,让我实现了快速提升。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小学老师不一样的一面,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叶恋萍回忆道,记得最初开始上课时,“师傅”提出自己的课堂存在表演痕迹过重、与学生交流不够等问题,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在“师傅”的建议下,反复观看、揣摩自己的上课视频,才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克服了困难。
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区级骨干,叶恋萍老师的成长经历是华新实验小学新老师们成长的缩影。
近年来,为帮助新进老师快速进入角色,挑起教学大梁,华新实验小学扎实推进“青蓝工程”,根据学校师资状况,将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帮扶对象,签订帮扶责任书,制定帮扶计划。“师傅”在教学设计、执教能力、学生管理、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甚至生活中都给予全面的指导。
不仅如此,学校还依托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积极推进重庆市教师研修工作坊项目学校建设,通过深入实施“五大工程”,为教师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教学竞赛、基功本竞技、教学研讨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使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通过学校的“青蓝工程”专业成长计划,一大批像叶恋萍一样的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精深专业
孩子爱学习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做了多年老师,反过来被学生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华新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们算是深有体会。
近年来,华新实验小学作为“数学文化在小学素质教育推进中的实践探索与推广”课题的首批实验学校之一,将数学文化课题研究与学校阳光校本课程进行融合渗透,让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华新实验小学围绕数学与阳光校本课程,开发出包括“数学文化演讲”“九连环”“数学小课题研究”等在内的微课题,围绕课题展开学习活动。
例如在“九连环”活动中,学校拟在中高年级展开活动,但低年级的老师和同学们主动提出想参加。事实证明,低年级的孩子们投入的热情是最高的,他们甚至学得比老师还要快,有的一年级孩子学习当天持续4个多小时研究九连环,不解开九个环绝不罢休。不仅如此,通过在全校动员孩子们教爸爸妈妈解九连环,孩子们学习九连环的兴趣高涨,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老师们精心钻研出这些项目,不仅让孩子们开阔了数学眼界,提升了数学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校沟通,让父母更能够理解孩子。”学校副校长唐飞强调,很多家长感慨,选择华新实验小学是一种幸福。
在华新实验小学构建的教科研网络中,由分管校长负责统筹、协调、管理整个教科研工作。每一位老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研目标;创新利用“阳光论坛”,由骨干教师带动引领,发挥校本研修实效……
自由和谐的教研环境,“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学习机制,让老师们在专业上不断钻研、提升,进而带来教师学科素养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爱生如子
把平凡的坚持变得不平凡
“刘老师,您辛苦了,吃一颗润喉糖吧!”
“刘老师您看,这是我给您带的水果。”
华新实验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办公室里,刘红老师经常都会收到孩子们带来的小礼物。一颗糖或是一颗荔枝,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在纯真的孩子眼中,这代表的就是喜欢。
今年,刘红老师跨进职业生涯第30个年头,有人说她是“严师”,有人说她是“慈母”,但刘红老师自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
但在孩子们和家长们的眼中,刘红一点也不平凡。担任班主任的她像一个魔法师,从学生的习惯、细节抓起,把班里的“淘气包”调教成“乖宝宝”;她像一个“掌舵手”,严抓班级作风和集体荣誉感,把班级数学成绩从倒数第一变成正数第一。
无独有偶。同为班主任老师的冉莉萍也是学生们喜欢的“班妈妈”。深受陶行知教育理念影响的她,尊重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班里小朋友抗挫能力差,遇到困难就爱哭鼻子,冉莉萍细细开导,教会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寻求解决办法;学生作文字迹潦草,冉莉萍就手抄一份作文送给学生,以身作则。
“亲其师,信其道。”在老师们这样的呵护坚守下,孩子们把“班妈妈”当做自己最信任的人,教学工作也得以有效开展,老师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爱生护生把自己变平凡为不平凡。
老师们“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风格,与学校一直倡导的管理文化分不开。在华新实验小学管理文化中,力求“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适度规范”管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贯穿其中,给予每一个老师创造灿烂的机会。
与此同时,学校还坚持开展“做幸福教师,塑阳光心态”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教职工普法考试,读书分享活动、团队拓展活动、登山比赛等系列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使得教师从理性上有思想提升,情感上得以宣泄和交流,为老师们营造一个“风和日丽”的精神家园。
薪火相传
用人格影响人格
提起华新实验小学李霞、杨咏梅、雷利等老师,学校年轻老师立马化身“星星眼”,投来崇拜的目光。在华新实验小学,他们不仅是老师,更是老师的老师。作为“青蓝工程”中的师傅,这些老师们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还要为学校、区级教育后备力量培训贡献力量。
据了解,在华新实验小学“青蓝工程”机制下,每一位“师傅”分别与1-2名“徒弟”签订师徒协议,按照一年普通打造和2-3年重点打造的周期,对“徒弟”进行课堂教学、教材研究、课后反思、班级管理等的引领带动。
说起“师傅们”的帮带工作,“毫无保留”四个字可以说是最好的注脚。
例如学校教导处主任李霞老师,在帮带过程中,她不仅要随时开门听课,给予“徒弟们”一线课堂的指导,还要在课后定期组织教材研究,教“徒弟”反思课堂,拓展思路;充分尊重个人特色和风格,为“徒弟们”开出书单并指导论文写作。
除了在教育教学上给予指导,以李霞老师为代表的“师傅们”都秉承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教学指导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学会做人。诸如如何与新同事相处,如何化解工作中的心态问题等,“师傅们”事无巨细,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不仅如此,在学校的教师成长计划支持下,“师傅们”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并给予悉心指导。如今,学校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形成逐层梯级申报的良性循环机制。近年来,李茜、冉莉萍、张国辉、吴景华、杨玉秋、刘一等老师在区级、市级赛课、论文、阅读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快速成长为市、区级骨干教师。
师徒间的薪火相传已经成为华新实验小学一项传统,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在厚积薄发中成长为优秀的教育者。
信念为帆
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
浓眉毛,大眼睛,脸上挂着一轮新月般的笑容。一身清爽合体的运动服,一双有些发旧的运动鞋,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精神抖擞,这是华新实验小学刘民钢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本人亲自介绍,很难看出这是一位在教育一线奋战了40多年的“老兵”。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也是刘民钢老师认定的“死理”。一方面,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刘民钢老师有自己的坚持。在他看来,学生习惯和纪律的培养远比成绩来得重要。在这样的理念下,刘民钢也通过沟通和倾听成为学生和家长的知心人。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刘民钢等老师在四至六年级开展排球特色课程,并带领华小健儿多次获得重庆市女子排球一等奖,华新实验小学被评为“排球项目特色学校”,刘民钢本人也多次获评市级优秀教练员。
但说起这些成绩,刘民钢都十分淡然:“我的教育初心,就是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位为教育奉献了一生的老师,还有40多天就要退休了,他表示,只要孩子们有需要,自己愿意继续贡献力量。
在华新实验小学,还有更多刘红、冉丽萍、刘民钢一样的老师,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根植于内心的信念坚守,共同托举着学生的幸福未来。据了解,多年来,华新实验小学坚持实施“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特别是通过开展季度“晒比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优秀教师不断涌现。
谭茭万芮杉覃燕图/李显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